-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纂委员会2号文件
关于印发《〈池州市志〉篇目
设计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站前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池州市志〉篇目设计方案》公布于后。请各市志承编单位认领各自的撰写专志稿的任务,并基本围绕篇目方案搜集整理入志资料。为了让大家领会志书“横分篇目,纵述始末”的体例,市地方志办公室在设计该方案时排列条目较细,超过通常作法,也由于方案设计后,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分工或有变动,如因此而使承编单位感到编撰工作不方便的,请各有关单位按照志书体例,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后,与市方志办接洽商谈。
特此通知
附:《〈池州市志〉篇目设计方案》
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年 月 日
《池州市志》篇目设计方案
卷 首
1、《池州市行政区划图》(市民政局提供);
2、《池州市区图》(市民政局提供);
3、照片(反映池州风貌和成就、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池视察工作等);
4、序言(由本市领导、池州籍在外高级领导人作序);
5、目录(中、英文);
6、凡例(在撰拟专志稿之前,编委会先发《〈池州市志〉编纂细则》,总纂时改为凡例入志);
7、概述(在专志稿结集总纂时撰稿,附英文译文);
8、大事记(由方志办撰稿)。
第一编 建 置
第一章 行政建置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史前遗址 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 七星墩 团山泡 沟汀 (文物管理处供稿)
(二)建郡前市境归属 春秋战国沿江有吴、越、楚分界,山区一直为越人聚居地,直到三国孙权称帝,诸葛恪任丹阳大守后,方才降服同化越人。秦鄣郡 汉丹阳郡之邑春谷县、陵阳县/三国定陵县、虎林城、南陵戌/西晋 石城县迁至市境/东晋侨置太原郡
(三)梁代建南陵郡、县,治今市主城区,乃为立城之始。陈代在南陵郡治设北江州(相对于九江,九江为南江州),一直管辖到了江北的有关市县。
隋代开皇九年废北江州南陵郡,石城、故冶、临城、定陵等县并入南陵县;十九年以南陵西五乡置秋浦县 唐武德四年建池州,辖秋浦、南陵二县,贞观元年并省,二县还隶属宣城郡/永泰元年复池州/
此后沿革,列表反映,表示如下:
年代 行政建置 沿所 隶属 辖县(市、区) 注备 个数 名称 第二节 境域变迁
(一)唐、宋、元、明、清的池州郡(府、路和康化军及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区)的境域
(二)“三撤四建”中的境域增缩
第三节 县(区)以下政区
(一)明、清时期县级以下行政区划
(本章至此由方志办撰拟)
(二)民国时期县级以下行政区划
区、乡(镇)制/联保制/乡保制
(三)建国后县级以下行政区划
沿用乡保制/区、行政村制/区、乡、选区/人民公社/乡镇、行政村/撤区并乡/撤乡并镇/合并乡镇及撤乡镇扩城区
(以上民政局供稿,列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览表,并插入分乡镇示意图;同时附一新旧地名对照表)
第二章 区县概览
第一节 贵池区
第二节 东至县
第三节 石台县
第四节 青阳县
第五节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第六节 开发区
第七节 站前区
(各县区、管委会地方志机构供稿)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节 地层与岩浆岩
(一)地层 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二)岩浆岩 印支期侵入岩/燕山期侵入岩
插入古扬子海图,在其中增标今市境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一)褶皱
(二)断裂
第三节 矿产
(一)金属矿(已探明蕴藏量。下同。)
(二)非金属矿
(三)燃料矿
(此节由国土局设计子目并供稿,绘出黑白《池州市矿产分布示意图》插入)
第二章 地 貌
无标题小序
第一节 地貌类型
(一)中山
(二)低山
(三)丘陵
(四)岗地
(五)平原
(六)湿地
(七)洲滩地
第二节 地貌分区
(一)东南中山低山山间盆地区
(二)中部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区
(三)西北沿江岗地平原区
第三节 山脉溶洞
(一)黄山山脉
(志稿重修时,对上届《池州地区志》中山峰得名原因简略交待,对东至大历山等海拔虽低但自然景观独特、人文积淀丰厚的名山须加记载)
(二)九华山山脉
(重修工作如上,增加齐山、万罗山、秀山等名山介绍)
(按:地区志与《石台县志》对照,山峰的山脉排列归属有异,还须咨询)
(二)溶洞
(撰稿时应交待溶洞所处基岩形成的地质年代)
第四节 地貌成因
(一)影响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二)地貌形成与外力作用
(由市测绘处提供《池州市地形示意图》插入)
第三章 气 候
第一节 四季气候特征
第二节 日照
第三节 气温
(一)平均气温
(此目除列表以外,增绘出池州市平均气温分布图)
(二)极值气温
(三)霜期
第四节 降水
(一)降水特征
(此目也增绘池州市降水分布图插入)
(二)降水保证率和降水日数
(三)降水强度
(四)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