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年代诸问题再探讨.pdfVIP

河南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年代诸问题再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年代诸问题再探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陈彦堂 关键词:济源泗涧沟汉墓形制年代 一 问题的由来 1969年,为配合焦枝铁路的修筑工程,原河南省博物馆曾对河南省济源县(现济源市)泗 涧沟村的数十座秦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批墓葬分布密集,材料丰富,在当时乃至今 日,都是研究豫西北汉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出土的几件前所未见的新器形,如陶风车、 桃都树等,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和艺术史上均是新的发现。同时,大量色泽明亮且保存完好的 铅釉陶器的出土,也丰富了中国陶瓷史的内容,以至于此后但凡言及釉陶的论著,鲜有不提及 泗涧沟汉墓的。遗憾的是,这批墓葬仅有三座以《简报》形式刊布①,且简报过于简略,详细资 料付之阙如,为进一步研讨带来了诸多不便。 近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泗涧沟一带及其附近的古轵国范围内,又先后发掘清 理了约300座秦汉墓葬,为深人研究两汉时期的古轵国提供了更为系统丰富的材料②。在参 考1969年发表的《简报》对这批墓葬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及铅釉陶器专题研究时,本人认为《简 报》中对三座墓葬年代的判断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而这三座墓葬的年代又关乎济源地区汉 墓的序列、复色铅釉陶器的起始年代等问题的探讨。现就个人所得,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望 识者正之。 二 三座汉墓具体年代的考定 (一)M16 在所发表的三座墓葬中,M16的形制最为简单。此墓是一座长方形小砖券洞室墓,但《简 报》图文均未涉及墓道情况,其形制与尺寸已不得而知。《简报》所说通长3.37米,显然未将 墓道计算在内。洞室极为规则简洁,是在长方形的洞穴内以小砖砌筑、平铺而成。据原图可 知,墓室周壁为错缝顺平砌法,券顶则是分节的纵联券式圆拱顶。 洞室与墓道交接处,有纵剖面呈弧形的封门墙。封门墙的上端直接砌在洞室的口外,很 显然,此处尚未分化出甬道。棺木虽然放置在洞室后部,但洞室前端与后部没有明显的分野, 即没有将洞室分为前后两部分的任何迹象(图一)。 这种没有甬道、不分前后室的小砖弧顶洞室墓,接近洛阳烧沟汉墓中Ⅱ型(1)式,后者的 流行时代为三期前段,即汉成帝至新莽时期⑧。但实际上,在洛阳西郊汉墓中,不分前后室的 弧形顶小砖墓在西汉中期业已出现④。洛阳汉墓的形制统计详见表1⑤: ⑤ 下编 铲tt广,t,,tttttt,t,,/,/ttttt‘,,//////////// 乡 咄 矿tt广,乃,/////////,,,,,//////,//厂////// l米 图一 济源泗涧沟M16平剖面图 表l:洛阳汉墓形制的比较 甬道 墓室 有甬道 % 无甬道 % 分前后室 % 不分前后室 % 洛 西汉中期 6 10% 49 90% 2 4% 53 96% 阳 西 郊 西汉晚期 3l 67% 16 33% 17 36% 30 64% 洛 西汉中期 5 28% 13 72% 1 5% 17 95% 阳 烧 沟 西汉晚期 52 84% 10 12% 39 63% 23 37% 从表中可以看出,洛阳西郊西汉中期的55座墓葬中,有甬道者仅有6例,约占10%强,无 甬道者几达90%。分为前后室者更是仅有2例,不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