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文化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兼论游牧生活方式的起源
易 华
一引言
红山文化上承兴隆洼文化下启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仰韶、龙山文化大同小异,是
东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考古学家描述了红山文
化与周围其他文化的细微差别,人类学家更关注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红山与仰韶、
龙山文化的主人使用类似的生产工具(斧、铲、耜、锄、刀、镰、磨棒与磨盘或杵与
臼),播种同样的作物(粟、黍或稷),饲养同样的家畜(猪、狗),居住类似的半地穴
式房子,陶器亦大同而小异,都从事以粟作农业为核心的定居生活,程度不同地兼营采
集和渔猎。
以定居农业生活为基础的红山文化的主人形成了“女神男巫”、“有祀无戎”的和
平社会。白音长汗石雕女神像、后台子石雕孕妇像、西水泉陶塑女神像表明女神崇拜源
远流长,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神庙标志着女神崇拜达到了顶峰。女神像、神庙、祭坛主
要出自男人之手。牛河梁发掘的大墓多为男性亦表明祭祀的对象是女神,但主持祭祀活
动的多是男人。“女神男巫”,红山文化社会男女处于相对平等状态。祭祀是红山文化居
民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尚未发现有大规模征战的迹象。“有祀无戎”,红山文化仍然
处于自然和平的时代。
Culture)与红山
欧亚大草原西端的特里波利耶一库库泰尼文化(Tfil的lye—Cucuteni
文化时代相当,生产工具、居住方式、陶器亦类似,但播种的作物(小麦、大麦、粟)
和饲养的家畜(绵羊、山羊、黄牛、马、狗、猪)很不一样。绵羊可以剪毛、黄牛可以
挤奶、马可以骑乘和拉车,都是可以再度开发的动物。库尔干人逐渐改变了衣、食、
行、住即生活方式,走上了游牧的道路。青铜兵器的发明使他们如虎添翼,形成了以父
权占统治地位的好战的印欧人游牧社会,不断向欧洲、西亚、南亚、东亚扩张,改变了
206红山文化研究
欧亚大陆的文化格局。“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夏家店下层文化反映了青铜与游牧文化
的影响。
红山文化是东亚典型的定居农业文化,不太可能孕育游牧文化。由于气候和环境
变迁等导致红山文化的衰落为游牧文化的东进提供了机会。
二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自然状态向文化状态过渡的时代。从中国北方已经发现并经
过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懔和黍是主要农作物,可能还播种油菜等蔬菜;
斧、锛、锄、耜、刀、镰、石磨盘、石磨捧、杵、臼是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是刀耕
火种与锄耕农业并存;主要家畜是猪和狗,可能还有水牛;住房以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
单间住房为主,偶尔可见“吕”字形套间;陶器以手制为主,钵、罐最流行,鼎、鬲最
有特色,晚期已采用轮制;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亦有少量石板墓。同时具备上述要素
的红山文化遗址还没有发现,但不同地点的遗址中发现了这六类要素,红山文化仍然是
东亚定居农业文化的典型代表。
粟(Setariaitalica),俗称小米,其野生祖先(Setariaviridis)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
与麦和稻相比,粟的主要优点是耐旱,主要弱点是产量低,特别适合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种植。何人何时何地最早驯化粟还不得而知,大约8000年前粟已经成了黄河流域的主
要作物。磁山遗址上十万斤碳化粟的发现表明粟已成为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C1】。黍
(Panictan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赤峰蜘蛛山[纠、北票丰下【3】新石器时代遗址中
有粟出土的报道。赤峰四分地东山嘴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一只觑中盛有碳化的谷子,
其形态与大小与现代小黄米很相似[4】。与红山文化时代相当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中亦不时有粟或黍出土。从东:ltV农_qk发生和传播的大背景来看【5】,红山文化种植粟和
黍是完全可能的。最近在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中发现了粟和黍,进一步确定了这一
点C6]。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表明红山文化居民是以C4类即粟、黍类食物为主食的。人
骨测量结果表明兴隆洼、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标本的813‘C平均值分别为一8.91%o、
100%、0%,100%、0%C引。这意味着红山文化居民是以粟、黍类为主食,不太可能食
用水稻、小麦、野生坚果等固类植物。铲5N测定结果表明兴隆洼人肉食的比重较大,
殷墟人较低,红山文化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