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松石龙图案与夏部族的图腾崇拜
蔡运章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图腾崇拜是远古部落普遍存在的社会习俗。夏部族的图腾是什么?古史记载有着不
V
同的说法…。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偃师市夏都二里头遗址02M3号贵族墓内
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图案:2。,为探讨夏部族的图腾崇拜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资料。
一、绿松石龙图案的重要发现
这件绿松石龙图案发现于二里头遗址3号宫殿基址被编为02VM3号的贵族墓葬
里,出土时放置在墓主人骨架上的肩至髋骨处。图案全身由2000多片不同形状的绿松
石片粘嵌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约0.1厘米。它所依托的有机
物已经腐朽,仅发现有局部白色灰痕。全幅图案保存较好,色泽鲜艳,清晰可辨,仅局
部石片有所松动散乱。在图案下及近旁还可发现有多处红色漆痕。
这幅绿松石粘嵌的龙图案为巨头、细身、蜷尾,龙身中有脊线,弯曲有致,跃然欲
生。全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4厘米。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托座长13.6~15.6厘
米,宽11厘米。托座表面由绿松石拼合出有层次的图案,多处可见由龙头伸出的卷曲
弧线,似为表现龙须(或鬓)的形象而特意制作的。龙头呈扁圆形,较托座隆起,呈
浅浮雕状。鼻梁和额面中脊由i节实心半圆形青、白玉柱组成,绿松石蒜头状鼻端硕大
醒目。眼呈梭形,以圆形白玉粘嵌的双目也格外突出。龙须由十二个单元组成,象征鳞
纹的菱形石片分布全身。龙头朝西北,尾向东南。在龙图案的腰部置有铜铃1件,铃内
有玉质铃舌。铜铃表面粘附一层红漆皮和纺织品印痕。在龙尾下端3.6厘米处有一长条
形绿松石饰,与龙体近于垂直。由龙首至条形饰总长70.2厘米(图一)。这座墓葬的
“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o。
我们知道,世界各地古代宗教礼器上刻铸的特殊图案,大都以象征的手法来展示古
代人类的宗教信仰。这件绿松石龙图案颇似蛇形,它所展示的巨龙升天画面,应是夏部
族图腾崇拜的产物。
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熊翮嘲
“—一—■;
图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镶嵌龙
二、夏部族的龙图腾崇拜
图腾是人类古代文化的奇特现象。远古部族常以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
象,来作为本部(氏)族的象征或标志。奥地利著名学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图腾
是氏族的共同祖先,同时也是他们的保护神与提供帮助者”“3。这是说远古人类常把本部
族的图腾视为祖先或保护神。关于夏部族的图腾标志,主要有三种说法,兹略作考辨。
1.黄熊
相传,鲧、禹父子都曾“化为熊”。熊是一种体大、尾短、脚掌大.能爬树和直立
行走的哺乳动物。种类有白熊、黑熊和棕熊等,其中的棕熊被称为黄熊。《国语·晋语
八》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人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
之。”这是说大禹之父“鲧”因治水失败,被杀后“化为黄熊”。《汉书·武帝纪》颜
师古注引《淮南子》说:“禹治洪水,通辗辕山,化为熊。谓垫山氏日:‘欲饷,闻鼓
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垫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
生启。禹日:‘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辍辕山”在今偃师市南,“垫山氏”是
禹的妻子。这是说禹治洪水时为凿通辍辕山的道路,曾“化为熊”。因此,有学者认为
夏部族的图腾应为“黄熊”。
必须指出的是,“熊”本是黄帝族的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为有
熊”。《集解》:“徐广日:号有熊,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皇甫谧日:‘有熊,今
河南新郑是也。…《史记·周本纪》载:“帝纣乃囚西伯于黄里,闳天之徒患之,乃求
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正义》
引《括地志》云:“郑州新邦县,本有熊氏之墟也。”这说明黄帝族是以“熊”为图腾
的。而“鲧”则是黄帝之后。《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
绿松石龙图案与夏部族的图腾崇拜
马是为鲧。”《史记·五帝本纪》说:“禹之父日鲧,鲧之父日帝颛,颛顼之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