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史前“化妆棒”器物组合的性别考古学研究
新疆史前“化妆棒”器物组合的性别考古学研究
新新疆疆史史前前““化化妆妆棒棒””器器物物组组合合的的性性别别考考古古学学研研究究
王鹏辉12
(1.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4;2.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摘 要:新疆史前考古材料中有大量的化妆器物,辨析发现其构成了以“化妆棒”为中心的器物组合。一套
化妆器物完整的组合包括锥形化妆棒、各色石质颜料块、研磨器和盛装这些器物的小皮袋,其中核心的化
妆器物是锥形化妆棒和各色石质颜料块。通过对“化妆棒”器物组合命名和功能的分析,意图形成明确的
器物定名规范。进而指出该化妆器物组合归属女性的社会意义,体现了新疆史前女性的社会权威。
关键词:新疆史前考古;“化妆棒”器物组合;性别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专门史重点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王鹏辉(1971-),男,汉族,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副教授。
新疆史前考古材料中有大量的化妆器物,而且在中亚草原地带史前文化中分布广泛,数
量较多,属于典型文物。一套化妆器物完整的组合包括锥形化妆棒、各色石质颜料块、研磨
器和盛装这些器物的小皮袋。其中核心的化妆器物是锥形化妆棒和各色石质颜料块,两者配
套使用具有共存关系,形成器物组合。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不太清楚这种器
物的具体用途,大多把石质锥形化妆棒命名为石锥或锥形砺石,把石质颜料块命名为砺石。
而中亚考古工作者较早认识到某些石锥是化妆器物,把石质锥形化妆棒称为苏尔曼塔什。20
世纪90年代以后考古工作者对化妆器物的使用功能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但依然没有形成
明确的器物命名规范,把化妆用锥形器命名为石化妆棒、眉笔或者眉石,把石质颜料块命名
[1]
色石、眉石或石墨 。学术界发现史前社会普遍存在着性别模糊化现象,而且考古材料本身
[2]
没有性别区分,但可以表达性别的社会身份。本文试图从性别考古学 的视角对核心的化妆
[3]
器物组合锥形化妆棒和各色石质颜料块进行研究,寻找新疆史前社会的“性别代码” ,观
察新疆史前文化的性别差异,希望能深入认识相关考古学文化的性别结构。
一、新疆史前“化妆棒”器物组合的辨识
[4]
1985年发掘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的M41时代约为公元前后 ,相当于西汉
晚期。随葬石器中有4件小石锥,被定名为“小觿”。 磨制锥体短粗,尾上有穿绳的眼,系
[5]
解绳扣用的佩饰。M41:80全长5.2厘米(图一,1) 。根据报告,M41中与4件小觿共存
出土了3件石砺,为形状不规则的黑色软石制品,上有系绳眼,用作佩饰。其中M41:83长
3.6厘米,宽3.2厘米、厚2厘米。实际上,包孜东墓葬M41中所出的这两种器物具有密不
可分的组合关系,“小觿”应当是石化妆棒,而石砺则是石墨,用作化妆颜料,两者是一套
化妆用具中的核心组件。
[6]
1986~1987年发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群巴克Ⅰ号墓地和Ⅱ号墓地 ,墓地的
[7]
年代约为公元前955~前610年 ,相当于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随葬石器中,有磨石和石
锥组合而出。Ⅰ号墓地出土的磨石Ⅱ式,形制不规则,有一孔并有一凹槽。ⅠM18:10,略呈
[8]
三棱形,长4.4、高3.3厘米(图一,2) 。Ⅰ号墓地出土的石锥,多呈下端圆尖的长圆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