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松齿小蠹检疫鉴定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 南部松齿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ps grandicollis(Eichhoff)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本稿完成日期:2013.11.1)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起草人:徐梅、钱路、金光耀、郑斯竹、黄蓬英、安榆林、杨晓军、朱宏斌。 南部松齿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南部松齿小蠹(参见附录A)的检测、标本制作和室内鉴定等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检疫和森林害虫监测及防治工作中的南部松齿小蠹的检测和鉴定。 2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参见附录B和C): 2.1 刻点沟 striae 小蠹虫鞘翅上面与翅缝平行的成列的刻点组成的沟。 2.2 沟间部 interstices 小蠹虫鞘翅上面沟与沟之间的部分称为沟间部。 翅盘 eltral disc 齿小蠹两鞘翅的尾部通常倾斜成盘状称为翅盘,盘底凹陷,边缘隆起,边缘通常着生不同数量和形状的齿。 口上片 epistoma 上唇上的骨片。 南部松齿小蠹基本信息 学名:Ips grandicollis(Eichhoff) 异名:Tomicus grandicollis Eichhoff Ips chagnoni Swaine Ips cloudcrofti Swaine 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齿小蠹亚科Ipinae,齿小蠹属 Ips De Geer。本属目前全世界已知种类6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美至北尼加拉瓜,欧洲,亚洲,非洲北部及澳大利亚,其中北美分布近30种,我国有记录的有8种之多。属内形态上与南部松齿小蠹近似的重要种类有美雕齿小蠹Ips calligraphus(Germar)、亚利桑那齿小蠹I.lecontei Swaine、混点齿小蠹I.confusus(Lanier)、加州五齿小蠹I.paraconfusus Lanier、高山齿小蠹I.montanus (Eichhoff)等种类。 方法原理 根据南部松齿小蠹的为害状(参见附录A),在检疫现场中观察进境松属类的带皮原木、枝条、针叶、树皮及球果鳞片,以及松属类砧木的盆景、苗木等,尤其是来自北美地区的进境物品,取得成虫虫样,制作成针插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 仪器和试剂 5.1仪器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光照培养箱。 5.2用具 体视显微镜、培养皿、烧杯、酒精灯、微型解剖刀、解剖针、吸管、毛笔、标签、指形管、镊子、斧、凿、尖嘴钳、螺丝刀、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记号笔等。 5.3试剂的配制 卡莱氏溶液:95 %乙醇∶冰乙酸∶35 %甲醛∶蒸馏水=17∶2∶6∶28,用于幼虫形态固定;75 %甘油乙醇溶液:在75 %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0.5 %~1.0 %的甘油而成,用于成虫和幼虫的保存;75 %乙醇溶液, 用于虫体清洁。 注:未作特殊说明,本标准中所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6 现场检疫 现场检查时重点检查蠹虫虫孔、 木屑及排泄物、 是否有坑道和害虫。对发现小蠹虫为害的木材, 可 用手工锯、 凿子、 螺丝刀等工具剥开树皮。如发现蠹虫用镊子将小蠹虫取出并将为害状一起带回实验室进一步鉴定。如现场只发现幼虫, 则应将幼虫饲养成成虫后再进行鉴定。 将上述检查所获得的虫体放于保存液或75%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固定。固定后要做好必要的记录,注明截获来源地、截获口岸、寄主、截获时间、采集人等信息。 7.实验室鉴定 将成虫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符合以下鉴定特征(参见附录B和C)。 7.1齿小蠹亚科的鉴定特征 头部隐于前胸背板的下面,从背面看不见。复眼完整,呈肾形,复眼前缘中部有凹陷。触角锤状部圆饼状,有节间和毛缝(木小蠹属Xyloterus除外,木小蠹属的复眼完全分作两半,触角锤状部为一完整的节片,没有节间和毛缝)。前胸背板侧面无缘边;整个背板横向分作前后两半:前半部为鳞状瘤区,遍布鳞状瘤和长毛;后半部为刻点区,平滑光坦,仅有刻点,并有较短小的茸毛;少数属不生茸毛,仅生鳞片。鞘翅基缘平直,不隆起,也无锯齿。鞘翅斜面多变化:(1)平滑弯曲,无瘤、齿;(2)翅缝下陷成纵沟,沟缘有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