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298-200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大豆
Standards of Approval for Crop Varieties Soybean
2007-04-17 发布 2007-07-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琴、韩天富、陈应志、吴存祥。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大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审定应具备的丰产性、品质、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及其他非量化指标,以及审定大豆品种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省级大豆品种审定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
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丰产性yielding ability
品种在区域试验中比同年度同地点种植的对照品种增(减)产的百分数及差异显著性和生产试验中比同年度同地点种植的对照品种增(减)产的百分数。
3.2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
品种在年度问和地点问试验中产量的变化程度。
3.3
适应性adaptability
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对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
3.4
生育期growth period
从出苗至完熟的日数。
3.5
粗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
籽粒中粗蛋白质占籽粒干重的百分比。
3.6
粗脂肪含量oil content
籽粒中粗脂肪占籽粒干重的百分比。
3.7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大豆品种抵御病原物侵入、扩展和为害的能力。
4 品种分类
4.1 高油型品种:粗脂肪含量(干基)不低于21.5%。
4.2 高蛋白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不低于45%。
4.3 特异型品种:缺失1种以上的不良成分(如脂肪氧化酶)或者有1种以上有益成分显著高于普通品种,或具有其他特殊利用价值。
4.4 菜用型品种:采青荚食用的专用品种。
4.5 普通型品种:不属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大豆品种。
5 审定内容
5.1 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结合品种选育(引种)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结果为依
据。
5.2 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生育期、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
5.3 品种的抗病性以指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结果结合区域试验田间观测记载结果为依据。
5.4 品种的品质特性,以指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结果为依据。
6 品种评判的基本条件
6.1 符合《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申请审定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6.2 按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完成了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相关的鉴定检测程序。
6.3 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未发现有严重的缺陷。
6.4 普通型品种的脂肪含量(干基)和蛋白质含量(干基)之和不低于59%;高油型品种、高蛋白型品种和特异型品种的产量不低于对照,菜用型品种的产量不低于对照的95%;高油型品种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7.5%;增产试点数超过总试点数的50%。
7 评价方法
采用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价。量化评价指标占70分,非量化指标占30分,满分为100分。
7.1 量化指标
大豆品种审定的量化指标评分标准见附录A。
7.1.1 产量
产量性状的权重占量化评价总分的40%,满分为28分。丰产性基础分为18分(普通型品种为20分),按产量高低增加或降低分值。
对某一品种进行量化评分时,平均产量由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加权平均算得,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 1202-2006 豆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3-2006 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4-2006 食用茵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5-2006 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doc
- NY_T 1206-2006 茶叶辐照杀菌工艺.doc
- NY_T 1207-2006 辐照香辛料及脱水蔬菜 热释光鉴定方法.doc
- NY_T 1208-2006 葱蒜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9-2006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玉米.doc
- NY_T 1210-2006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doc
- NY_T 1213-2006 豆类蔬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
- NY_T 1299-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大豆.doc
- NY_T 1300-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doc
- NY_T 1301-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小麦.doc
- NY_T 1302-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棉花.doc
- NY_T 1303-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马铃薯.doc
- NY_T 1320-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甘薯.doc
- NY_T 1321-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苎麻.doc
- NY_T 1322-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葡萄.doc
- NY_T 1323-2007 绿色食品 固体饮料.doc
- NY_T 1324-2007 绿色食品 芥菜类蔬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