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由度冗余混联机床的分析、辨识及控制.docVIP

四自由度冗余混联机床的分析、辨识及控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2 论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作者姓名:吴军 论文题目:四自由度冗余混联机床的分析、辨识及控制 作者简介:吴军,男,1978年12月出生,2003年9月师从于清华大学汪劲松教授,于2008年1月获博士学位。 中 文 摘 要 作为新型数控加工装备,并联机床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并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作业空间小、奇异位形多等驱动冗余是一有效方案冗余并联研究结构设计、动力学建模面RT-Linux操作系统,开发了冗余混联机床的数控系统,并将动力学模型和论文所提的有关控制策略集成到数控系统中,然后在冗余方式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为了比较机床在驱动冗余和非冗余时的性能,在实验过程中拆掉冗余支链并重新进行运动学标定,然后重复机床在驱动冗余方式时所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床在驱动冗余和非冗余方式时具有相似的轮廓误差和位置精度,然而采用冗余方式时,机床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较少的奇异位形、较好的灵巧度和较高的刚度。切削汽轮机叶片的实验效果良好,得到了哈尔滨汽轮机厂的认可。由于该机床是由一台旧机床改造地,哈尔滨汽轮机厂要求在更新伺服电机、电主轴等部件的条件下,购买该机床用于叶片加工。考虑到后续的维护问题,目前正计划重新建造一台类似的样机用于切削哈尔滨汽轮机厂的叶片。论文研究成果为驱动冗余并联机床的控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提升了冗余并联机床的理论研究及工业应用水平。 论文在机床的性能分析、动力学建模与操作性能评价、动力学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围绕这几方面的创新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篇,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3篇次。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2009年作者为在站博士后就被聘为Elsevier出版公司的Mechatronics期刊编委。Mechatronics主编Maarten Steinbuch认为作者对于编委位置过于年轻,但是考虑到作者在冗余并联机床动力学及控制方面的成就,仍向Elsevier公司提议为Mechatronics编委。以论文的内容为主,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课题负责人第一完成人)。以该论文的延伸内容为主,作为第二申请人(导师为第一申请人)所申请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研究中开发的冗余联机床在2007年首届黑龙江重大技术装备博览会获得金奖新型并混联机构与装备应用研究”200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y Wu Jun ABSTRACT As a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equipment, the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 (PKM)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experienced a fast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s such as smaller workspace and more singularities limit its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disadvantages, actuation redundancy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which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he field of PKM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ractive. At present, the study on redundantly actuated PKM is concentrated on structural design, kinematics and dynamic modeling.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dynamic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redundantly actuated PKM is few. This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that causes the scarcity of experimental prototype of redundant PKM. Further, the scarcity of experimental prototype limits the depth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wide application.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redundantly actuated PKM.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dyna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