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乒乓球的发展历史看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主讲人:郑丽霜 一、乒乓球运动起源 二、乒乓球运动发展阶段 三、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2)?技术全面下的特点突出 * * 主要讲三个内容: 一、乒乓球运动起源 二、乒乓球运动发展阶段 三、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1.从草地网球到桌球 采用球拍作为击球工具的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项目,据考证均直接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公认祖籍在西欧。这三项运动开展最早的国家是从英格兰开始,故英国队有“乒乓鼻祖”之称。现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总部仍设在英国东部苏塞克斯郡黑斯廷斯。 据文献记载:19世纪80年代,两位英格兰网球选手赛后在伦敦某餐厅谈论网球战术,争论如何发球、网前截击等技术时,用酒瓶的软木塞当球,桌面为场地,在两把高背椅子上挂一根细绳当作球网,用雪茄烟盒为球拍,模仿打网球的动作在桌面上对打起来,此举吸引了不少食客和侍者观战。餐厅的女主人对这种别开生面的“游戏”喊出:TABLE TENNIS!即桌子上的网球,这一场面成了乒乓球运动最早的命名。当时一些大学生,以室内餐桌作球台,用比草地网球小的橡胶实心球裹上丝织物代替软木塞,将羊皮纸贴在窄长拍柄、椭圆形空心球拍两面为击球工具。此种亦称“小网球”的游戏,在贵族中很快行开来。 2.从宫廷游戏正名乒乓球 1890年英格兰工程师詹姆斯吉布从美国带回作为玩具的空心赛璐珞球。因球体轻而富有弹性,代替了橡胶实心球。由于球触及球拍、球触及球台发出“乒乒乓乓”声音,故称为“乒乓球”。发明赛璐珞球的美国人海亚特应是乒乓“球”创始人。 3.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诞生及其发展过程 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组织者从伦敦的弗里特(Fleet)大街附近的小礼堂的礼仪厅向各国发出请帖,接受邀请参加的有德国、匈牙利、威尔士、英格兰、奥地利、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和丹麦9个队共64名男女运动员。 历史记载,当时的比赛分散在几个小厅举行。用的是“甲古”牌乒乓球和“特马”牌台子,网高17厘米,采用英国式的21分一局记分法。运动员比赛时衣着各式各样。男子都穿长裤,有的穿毛衣,有的穿西服打着领带;女运动员则穿着不适合运动的大长裙子。没有运动员穿运动鞋,有的甚至穿着皮鞋上场,门票免费,观众有几百人。这一切说明这届比赛还是处于萌芽时期的新事物。但重要的是将过去作为“游戏”或是商业性的“乒乓”变成了竞赛项目,正式冲向世界体坛。 第一个阶段(1926一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 1926-1951年国际乒联共举行了18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1939年在埃及外,其他均在欧洲国家。参加比赛的也主要是欧洲队。在18届锦标赛共117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外,其余109项全部为欧洲选手所得,其中匈牙利选手获57项半(有3项双打与奥地利及苏格兰选手合作,计为1项半)。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是欧洲的全盛时期。这段时期,欧洲选手的基本打法是防守多于进攻,主要靠稳削下旋球取胜对手。 第二个阶段(1952-1959年):日本队进入世界乒坛 1952年在孟买举行的第十九届比赛中日本队首次参加锦标赛,震动了整个世界乒坛。他们以直握球拍的长抽进攻型打法结合快速的步法移动并且使用革新了的海绵球拍,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4项冠军。其后,又在第21-25届的比赛中蝉联男团桂冠,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二十一届,日本男、女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日本队的技术、战术独具一格,并在这一阶段中始终坚定不移,从而冲破了欧洲防线,解除了保持二十多年优势的欧洲“禁区”,而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亚洲。 第三个阶段(1959-1969年):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队的崛起 五十年代末,正当日本队处于高峰状态时,我国运动员容国团以其独特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连续打败了许多世界强手,为我国夺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男子单打冠军。1961-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快速进攻打法和旋转多变并配以有效反攻的积极防守打法,获得11项世界冠军。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共得5项冠军,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队的成功,把这项运动在快速和技术全面发展方面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1971-1979年):欧洲的复兴和欧亚对抗 第三十一届世界锦标赛中,19岁的瑞典新手本格森(Bengtssn)连胜中国、日本队的强手,一跃成为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欧洲选手在继承、发展欧洲打法的基础上,学习了日本的弧圈球以及中国快攻的长处,把快攻和弧圈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适合他们的以弧圈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