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 目:残余应力讨横向裂纹焊接接头裂端场及断裂表征参量雳响的研究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 士 生 : 吕 涛 (签名) 剑 江 ;
指导教师:史耀武 教授 (签名) 一 蜘 河 一
指导教师:蒋力培 教授 (签名) 凝 琏
摘 要
{为了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断裂表征参量和结构完整性评价的影响Y本文
以焊道中有与焊缝方向相垂直贯穿裂纹的非均质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
热弹塑性力学有限元分析手段,在平面应力条件下,较全面地研究了焊接残
余应力、强度组配和裂纹尺寸对接头内的应力分布、塑性区特征及断裂表征
参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含残余应力焊接接头的失效评定曲
线,得到了一些明确而有价值的结论。
{研究发现,对焊缝中存在裂纹的接头,焊接所造成的残余应力分布明显
不同于无裂纹接头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其焊缝中,。处的峰值应力高于焊缝金
属的屈服极限。与此同时,焊接残余应力使接头内裂尖附近产生塑性区。在
相同条件下,存在残余应力的焊接接头,其塑性区尺寸要大于无残余应力接
头内的塑性区尺寸。此外,强度组配对纵向应力和塑性区的影响仅局限于焊
缝区内。,
通过对非均质横向裂纹接头J积分有限元数值计算表明,相对于工程应
用而台,J积分的守恒性依然是存在的。在相同条件下,考虑残余应方后得
到的J积分值大于不考虑残余应力时得到的J积分值。因此,忽略残余应力
对裂纹驱动的作用,将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此外,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
力的情形下,接头的强度组配对J积分的影响是不同的。
针对PD6493:1991初级评定CTOD设计曲线,无论是否考虑残余],l力,
当接头内塑性区扩展至韧带f};服时,初级评定曲线对非均质接头的评价结果
是安个的。反之,当接尖内叨性区扩展进入韧带屈服后,初级评定曲线将小
一 I一
再适用。薪究发现,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情形下,焊缝金属强度组配
对CTOD设计曲线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
针对CEGB/H/R6皿ev.3)失效评定曲线,以母材金属的极限载荷为参考点
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情形下,强度组配
对失效评定曲线的影响是不同的。由R6给定的塑性修正参数P用于较小裂纹
尺寸接头时,显得较小,尤其对高组配接头。这使得R6用于对高值拉伸残余
应力区内的小裂纹接头进行评价时,不能保证安全。而用于对较大裂纹尺寸
的接头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得出较保守的结果。
关 键 词:热弹塑性 焊接残余应力 力学不均匀性 断裂表征参量
失效评定曲线
论文类型:应用基础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No
Subject:StudiesontheEffectofResidualStressonCrackTipFieldandFracture
ParametersinWeldedJointswithTransverseCrack
Speciality: 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
Name: T.Lu (Signature) T4_6么、
Supervisor:Prof.YW Shi (Signature) y0.oJ.hxll}
Supervisor:Prof.L.P.Jiang (Signature)
ABSTRACT
Inviewoftheimportanceofweldingresidualstressesinthefractureparametersof
weldedstructure,thebuttweldplateswhichtransverselypre-crackedarestudied
bythermalelasto-plasticanalysis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Ⅰ棉铃从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Ⅱ霍乱毒素B亚单位与乙肝表+面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pdf
- 600MW超临界直接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动态过程特性及敏感性研究.pdf
- 2026kV级发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部防晕结构研究.pdf
- Bi2212单晶生长及其磁通钉扎研究.pdf
- CuZr基合成醇催化剂各组元协同效应及助剂效应的研究.pdf
- 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如韧化基础研究.pdf
- L天冬酰胺酶与其单链抗体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融合蛋白稳定性研究.pdf
- SL法用光固化树脂及成型工艺的研究.pdf
- 毕赤酵母基因操作技术的改进i一种抗原制备及抗体纯化的新技术.pdf
- 不确定振动的鲁棒控制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