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课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筝课教案 第一课 【教学过程】 一、《前进着的车轮》: 1.?分指的连贯性不好,注意每指的接替。 2.?力度? ? 二、《秦桑曲》: 1.首先要知道“秦”的含义,陕西一代成为“秦地”。 2.了解秦地的民间音乐、调子等。 3.微#4、微b7的音乐特点。 4.乐曲不熟练,左手按音不准确,耳朵仔细听。 ? 第二课 【教学过程】 一、《前进着的车轮》: 1、手指之间的交替性。 2、颗粒性? ? 二、《秦桑曲》: 1、秦地曲子的风格是微#4、微b7。 2、切分音拖满。 3、左手的功夫,揉弦的感觉。 4、触弦的方法? ? 第三课 【教学过程】 一、 《前进着的车轮》: 1、分指的连续性加强。 2、力量向下坠。 ? 二、 《秦桑曲》: 1、开头的气势?用手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指间,把每个音甩出来。 2、八度刚劲有力。 3、微#4、微b7一定要按准。 4、尽可能的用大拇指弹拨和劈托指法。 ? 第四课 【教学过程】 一、《前进着的车轮》: 1、双手触弦的位置靠中间一些。 2、左手功力加强,力度不够。 ? 二、《秦桑曲》: 1.指法劈托挑出来单独练,重点练。 2.左手按弦要更迅速,无尾音。 3.学会用手腕带动手指演奏。 4.扫弦的方法?爆发力? ? 第五课 一、《上楼》: 1、弹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筝曲的派别,属于哪一流派。 2、韵味来自左手功夫,韵味是右手声音的延续。 3、上楼的情感特点:轻巧、活泼、欢畅、伶俐。 ???要注意这首曲子的整体情感发展过程。 ? 第六课 一、《上楼》: 1、乐曲的连贯流畅,找出自己感觉不满意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细化。 2、曲子的韵味,关键在于左手,颤、揉、按、滑技巧之中。 3、切分音运用的都是“符点颤音”,又叫“迟到颤音”。 4、对上滑音、颤音的理解不够准确。 ? 第七课 一、《上楼》: 1、具有河南风格特点的经典传统曲目,虽不算长,技法也不是很难,但要弹得十分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谁上楼?一个11.12岁的女孩子,她聪明伶俐、机灵顽皮、欢快活泼、心地善良、行动敏捷轻巧,又有一些鬼心眼,时不时又爱搞一些恶作剧。 上楼干什么呢?传递老夫人同意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乐曲显得生动有趣,符合丫鬟红娘特有的性格意境。 ? 第八课 一、《上楼》: 1、力度上速度上音色上的对比处理。 2、出指干净利落,有强弱对比,刻画出上楼的情景,并使之带有轻盈的感觉。 3、演奏时应注意既有技巧内容,又有情感内容。 学曲子要细心,对指法技巧的含义真正搞明白,搞对再去运用。 ? 第九课 【教学过程】 一、《白云》(摇指练习): 1、音连? 2、跳弦和绕弦的技巧? ? 二、《蕉窗夜雨》: 1、《蕉窗夜雨》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优秀代表曲目之一。 2、《蕉窗夜雨》古朴、典雅、流畅、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3、《全宋词》中所写的《浣溪沙》:“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沙窗外有芭蕉。” 第十课 【教学过程】 一、《白云》(摇指练习): 1. 力放出来。 2. 由弱到强,由强到弱。 ? 二、《蕉窗夜雨》: 1、?酷如一副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卷。充满了客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哲理。 2、?据传此曲源于宋代,是描绘旅居他乡的伊人在万籁俱静、夜色深沉中,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而引发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3、?经过已故客家筝艺大家罗九香先生对客家筝曲的精深研究,对调骨(旋律骨干音)加以变化,由抑、扬、顿、挫的最佳布局以及速度的徐疾转折的独特安排,将全曲反复五遍演奏,使其成为古筝曲目的一代绝响。 ? 【教学后记】 ??? 该生在学习方面还要加强自觉性,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练习是不够的,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方面多加油。

文档评论(0)

gys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