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184例临床治疗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自发性气胸184例临床治疗分析 ??????? 作者:王浩 施伟 傅雪颜 张俭 【摘要】? 目的? 总结1997年1月~2004年3月对1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84例(男172例,女12例;年龄17~80岁,平均39.5岁)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胸膜腔穿刺抽气(19例) 、单纯胸腔闭式引流(104例) 、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药物胸膜固定术(16例) 、腋下小切口手术(41例)和胸腔镜手术(4例)等方法治疗。结果? 单纯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治疗者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者复发率高(27.8%和23.1%),复发2次以上者占50%;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药物胸膜固定术的复发率12.5%;腋下小切口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者未见复发。结论? 对气胸长期不愈又不适宜手术治疗者可用药物胸膜固定术;腋下小切口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胸膜摩擦法胸膜固定术副作用小。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胸膜固定术;小切口手术   1997年1月~2004年3月笔者治疗自发性气胸184例,现将各种原因气胸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4例中男172例,女性12例;年龄17~80岁,平均39.5岁。左侧病变87例,右侧病变84例,双侧病变13例;伴中至大量血胸5例。首次发作者127例,多次发作者57例。仅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治愈者19例,穿刺次数1~4次,平均1.6次。胸腔闭式引流治愈者120例,引流时间1~32天,平均(9.7±10.8)天,其中加用胸膜腔内注射红霉素16例,注射次数1~3次,平均1.7次,从胸管内注入红霉素0.75g,注射前30min肌注度冷丁50mg和从胸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50mg,翻动身体使胸膜均匀麻醉,减轻疼痛。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4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4例。首次发作经胸腔闭式引流1周以上未愈者19例;多次发作者23例,最多6次。全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行双腔插管29例。取健侧卧位,选择腋下第3~5肋间横切口进胸,切口长6~8cm,不切断背阔肌、不切除肋骨。其中1例两侧肺大疱患者双侧同期手术,术中见肺上叶单个肺大疱5例;多发型肺大疱26例;弥散性肺大疱7例;肺表面仅见炎症小裂口3例;肺囊肿4例,1例为张力性巨大囊肿。肺大疱行切除缝扎术,弥散性小疱用OB胶注射。对弥散性肺大疱或多个大疱者术毕用灭菌滑石粉或纱布摩擦壁层胸膜各12例,行胸膜固定术。胸片诊断气胸伴慢支肺气肿78例,厚壁肺囊肿2例,肺结核灶17例,肺大疱10例。CT检查34例,显示肺大疱25例。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167例,随诊时间1~5年。胸膜腔穿刺抽气治疗4次以上均需改为胸腔闭式引流,而治愈的18例中有2例1年内复发,2例第2年复发,1例第4年复发,复发率27.8%;胸腔闭式引流者91例中1年内复发6例,第2年复发10例,第3年复发4例,第4年复发1例,复发率23.1%;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胸膜腔内注射红霉素者16例中有2例1年内复发,复发率12.5%;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42例无气胸复发。   用红霉素、纱布摩擦壁层胸膜和滑石粉行胸膜固定者发生剧烈胸痛分别为5例、2例和8例;术后胸腔引流量分别为(618±142.6)ml、(620±133.8)ml和(1480±520)ml;胸腔引流时间分别为(5.2±1.2)天、(5.6±1.5)天和(7.4±21)天。前两者间比较P0.05,前两者与后者间比较P0.01。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的并发症,其次是特发性气胸。胸部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但常规胸片无法从各个切面和位置了解到肺破裂口的全面信息。本组胸片对肺大疱的诊断率仅有11.5%,对局限性气胸在后前位X线检查时易漏诊。因此,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加做胸部CT检查很有必要,尤其是需要手术治疗者CT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肺内08cm以上肺大疱或各方向的纤维板,对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切口位置尤为重要。胡旭东等[1]报道41例和Athanassiadi等[2]报道95例经手术治疗发现自发性气胸均由肺大疱破裂所致。但本组CT检查肺大疱的发现率为72%,阴性者可能以肺大疱因肺萎陷或单个大疱破裂而显示不清。本组术中见3例患者肺表面无大疱,肺裂口周围仅有小片状炎症改变而漏气者。   通过胸腔穿刺抽气治愈者本组90%为闭合性气胸,肺破裂口闭合后粘连不牢靠。有学者认为特发性气胸的另一原因是在肺内压增高时,空气可通过大疱壁之间的裂孔进入胸腔而致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