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自拟降酶散治疗肝功能异常78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肝功能;,,,降酶散;,,,还原型谷胱甘肽
  摘要:目的观察降酶散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各种疾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疗效。方法将12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7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直至肝功能有所改善。治疗组加用自拟降酶散,疗程为15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率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降酶散治疗肝功能异常,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复常,并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肝功能;?? 降酶散;?? 还原型谷胱甘肽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1991年(上海)全国第6次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和2003年金盾出版社《实用肝病中西医防治》[2],且无肾功能损害。中医辨证根据临床症状,拟是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型。症见:部分病人无异常症状,或胁痛,纳呆腹胀,恶心欲吐,肌肤面目俱黄,身倦乏力,小便黄,舌暗,苔黄或厚腻,脉弦滑而涩。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01~2004年本院的住院或门诊病人,共128例,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33.5±13.4)岁。分型:轻度25例,中度42例,重度11例。对照组50例,男性44例,女性6例;年龄(28.5±16.7)岁。分型:轻度18例,中度26例,重度6例。两组128例中致的肝功能异常病种为:病毒性肝炎92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胆囊炎或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硬化5例,脂肪肝18例,肝癌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G.S 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5周。肝功能改善后,改用口服水乙蓟宾葡甲胺片,3次/d,连用10周。
  2.2? 治疗组应用对照组的药物同时,加用自拟降酶散(药物组成:蚂蚁、鬼羽箭、绿姜、柴胡、虎杖、泽泻各10 g,密蒙花、茵陈各15 g,白芍20 g,黄芪30 g),1剂/d,水煎分2~3次服,连用15周。
  3? 治疗与结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临床症状按计算积分,胸胁痛: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纳呆腹胀:无症状为0分;轻度腹胀为1分;少量进食即腹胀为2分,不能进食为3分。恶心欲吐:无症状为0分;有症状,不影响进食为1分,有恶心欲吐,食量减少为2分;两症状同时出现,不能进食为3分;倦怠乏力:无症状为0分;劳累感乏力1分;不活动亦乏力2分;不能坚持日常活动为3分。肌肤、面目俱黄、尿黄赤:无症状为0分;淡黄为1分;黄为2分;深黄为3分。
  3.1.2? 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以上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10,15周检测,以治疗前及治疗后15周为对照。统计学采用χ2检验。
  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3.2.1? 基本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大缩小,无压痛、叩痛;肝功能指标检测好转或正常。
  3.2.2? 有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下降≥1/3,肝功能检查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并持续3个月者。
  3.2.3? 无效疗效结束后,临床症状积分值下降1/3,肝功能指标下降较少者。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3? 两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诸多,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病因为感受湿热痈毒,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情志失调,久病正虚等均可发本病。病机是肝失疏泄、湿热内蕴,淤阻肝胆,脾虚失运所致。治疗清热解毒祛湿为主,辅以疏肝健脾。降酶散以黄芪、蚂蚁、柴胡、绿姜为主。本品味甘、酸、微苦。有扶正、清热解毒功效,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丰富的锌、铁、铜、镁、钙、铬、硒、锗、钒等微量元素。黄芪、蚂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不成熟的免疫状态。能通过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使细胞因子介导的促ET-1分泌效应减弱[4]。同时能激活肝细胞膜的再生、修复和复原蛋白的降解。促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