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讲 世界古代精神文明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不断求知的一生。他的著名命题“知识即美德”要求人类崇尚知识,强调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认识你自己”强调内心自省和对“理性”的追求,他宁可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向达官显贵低头即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2011年的高考中,有北京卷20、全国新课标卷27等从不同层面考查,是本讲在此次高考中命题频率较高的考点。
(2011·全国新课标卷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崇尚理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
对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区分不清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有其客观标准,他反对智者学派漠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提出“知德合一”。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
苏格拉底的学说与智者学派的相比,最大区别在于( )
A.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认为价值标准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人制定的
C.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D.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思路点拨】A、D两项是二者的共同点,B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有其客观标准,反对智者学派漠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提出“知德合一”。故选C。
知识与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如关于“勇敢”、“节制”、“正义”、“智慧”等是否是美德,苏格拉底分别是这样界定的: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正义”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
之间关系的知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能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知识。
随着文明的演进,今天的人类社会同样需要各种“美德”及与之对应的“知识”!
阅读下列材料:
俄国语言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熊和隐士》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
请回答:
(1)这则寓言能用来说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哪一基本命题?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则寓言的认识。
【思路点拨】苏格拉底毕生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真理和知识,他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本题材料提供的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引发了人类自身的无限思考。
【参考答案】
(1)“知德合一”(或 “美德即知识”)。
(2)这则寓言说明了“美德即知识”、“无知即邪恶”的含义。熊本来是出于好意帮助朋友,但由于无知,却酿成了恶果。这件事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
1. (2011·安徽卷18)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这一论断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相吻合,故选C项。
答案:C
2.(2011·上海卷4) 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君子人格:李清照与先秦儒家的思想交汇.pdf
- 李健吾诗性批评的特质与价值.pdf
- 立场、观念与方法——论摩罗的散文集《我的村,我的山》,兼论乡土文学的突破.pdf
- 论“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对民众公平感的影响——基于2008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实证分析.pdf
- 论宪法上的人格尊严保障.pdf
- 券商业绩起伏与沪深股市波动的关系探析——基于2009--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负外部性及其经济法解决探析.pdf
- 社会建设领域的开拓性研究——陆学艺社会建设思想述要.pdf
- 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与首要任务.pdf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载体研究.pdf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3.doc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4.doc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5.doc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6.doc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7.doc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知识点总复习18.doc
-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学案: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学案:第2讲 古代重大变革.doc
-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学案:第3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
-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学案:第4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学艺术.doc
最近下载
- 数字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VIP
- 职业中学学生职业选择与学习动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参考).ppt VIP
- 10.多撇不同向 课件-六年级上册小学书法(苏少版).pptx VIP
- 11一字无二捺 教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书法(苏少版).ppt VIP
- 2025年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docx VIP
- 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行业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策略研究报告.docx
- 1平正安稳 教学课件 六年级下册书法(苏少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