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学术文化思想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犷384550 一俘衡派作为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逐渐得到学术 界的重视。但是,从编辑学、思想史、学术史视角的研究却不够深 论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对学衡派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在导言部分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基本 论框 架;第一章至第三章从编辑出版学视角对 《学衡》杂志的创刊及办 刊过程、作者的结构及其学术传承、编辑宗旨、编辑特色和出版发 行工作进了较全面的考察与总结;第四章至第五章从思想史、学术 史视角系统论述了学衡派的知识谱系、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和 学衡派的学术文化每蔽贻‘语部分,重点检讨、评估学衡派的得失, 既肯定了其坚守学术独立与学术尊严的一面,又指出了其脱离社会 现实、轻视民主、科学的思想启蒙,造成文化理念和政治社会理想 激烈冲突的内在困境。 Abstract The radicalanti-traditionalismoftheMayFourtherasinceits becomingintellectualvoguein1919.Bycontrast,theconservativeview ofthesameperiodhasbeenignored.Suchaone-sidedtreatmenthinders ourunderstandingofoneofthemostimportantchaptersinthehistoryof modernChina. Toremedythesituation,Ianalyzeinmythesistheconservative thoughtsoftheMayFourthera,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group affiliatedtotheCriticalReviewmagazine. ChapterItoIIIdescribetherise,writersandeditorialwordofthe CriticalReview.ChapterIVdealswiththeliterarydebatesbetweenthe CriticalReviewgroupandtheNewCulturalmovement.ChapterV discussestheculturalandacademictheoryoftheCriticalReviewgroup. Inthelast,thethesispointsoutthestrongandweakpointsoftheCritical Reviewgroup. 导言 言说的语境 学术思想、文化思潮是作为一种言说而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之中的。研究是主客体之间 一个不断理解融合的过程,对言说的文本解说固然是非常重要,但是要理解言说的历史性 内容及其意义却离不开对具体语境的考察与体会。 言说的历史背景与言说的语境是有联系却区别甚为明确的概念。过份强调历史背景的 重要性最终会落入宏大叙事的陷阱,历史背景就象一个搭好的大舞台,各种言说不过是匆 匆而过的扛着各色大城的过客,不是言说而是背景决定了言说的愈义.这里,言说成了冰 冷的抽象的被隔离的配角。 对言说的阐述尚未展开,就已事先界定了阐述的边界,一切都在历史背景的阴影之中 诊释,按已规定的结构、方式去观照。历史的规律性先验存在,本质主义的叙事方式无法 挣脱。偶然性,多样性与多元性被逐出了历史的范畴。本文的写作力争摆脱如是的思想史 写作范式,倾向在具体语境中用多元的视角和方法去把握学衡派的学术文化思想,尊重 “文 本意图”自身,限制文本诊释的无限可能性和相对主义。对学衡派阐述建立在文本及文本 的语境之中。 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语句的语境,就是这个语句所在的环境,包括时间、地位、说话 者、听话者、上下文等。一个语句的具体意义,就是这个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111可见语 境和背景是不同的,背景和言说是分离的,语境和言说却是融为一体的,无言说便无所谓 语境,反之脱离了语境,一个言说便被悬置,要么陷于历史决定论的怪圈,要么堕入相对 主义的泥潭。 学衡派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被悬置的命运。在历史决定论的宏大叙事中,学衡派不过 是一股封建复古主义的逆流而已.第一期刚出版,便通到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每迅先生的迎 头棒喝,他在 估《学衡》一文中写道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