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评科学史〗由抗生素类药物的发现所想到的.docVIP

〖乱评科学史〗由抗生素类药物的发现所想到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乱评科学史〗由抗生素类药物的发现所想到的 引用地址:/b3486/htm 1929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被誉为药品发现史上的传奇故事而广为人知。在他度假后回到实验室,一个要被助手扔掉的污染了霉菌的培养皿,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过程,却创下了药学史上的奇迹。这一被弗莱明命名为青霉素的药物,不仅挽回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种新的药物生产模式,在半个多世纪里,抗生素这一大类药物已变成我们日常必备的常用药物,有看法认为二战后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为此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被授予了发现和推动青霉素应用的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而那个幸运地被弗莱明所看到霉菌,自此也被载入史册,其正面标准照至今仍保存在英国科学博物馆内,供世人缅悼。下面的照片左边是弗莱明,右边就是当时的一个污染杂菌的培养皿,不知道大家能否从这些看似杂乱的菌落排部中,发现青霉素这一奇迹呢? ????? 然而是否可以不客气地说,虽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可以杀菌这一现象,但他并未真正领悟这一药物的真谛。作为一个发现溶菌酶的细菌学家,他又难免受到自身研究的局限,因为他发现青霉素非常不稳定,难以培养物中纯化出来,而后来他更多地转向去寻找其它霉菌,看是否还有其它菌能产生这一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关于青霉素的发现,也就变成一篇文章被束之高阁。直到11年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翻阅文献时,发现了弗莱明报导的这一现象,又重新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才将这一神奇的药物应用到临床,因而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同时授予了这三个伟大的人物。[下面左图为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右图为钱恩(Ernst Boris Chain)] 让我们来大胆假设一下,究竟是弗莱明幸运地发现了青霉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还是弗洛里和钱恩幸运地发现了弗莱明的论文。由于弗莱明的研究工作侧重于溶菌酶这个罕见的热稳定的蛋白质,从而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他从化学药物的角度去分离青霉素,也限制了他对青霉素的认识。而作为病理学家的弗洛里,他和钱恩在研究时将当时尚未被提纯的青霉素给患病小鼠注射,发现其中所含成分抗菌效果很强,而且关键的是对动物几乎没有毒副作用,而这点,正是药物工作者所梦昧以求的,事实上,由于细菌抗药性的发展,现在青霉素的给药剂量已经比60年前增加了数万倍,除了有人对之过敏以外,还未发现有其它副作用,这也是现今其他任何药物难以超越的。是否可以说,要不是病理学上发现青霉素高效低毒,恐怕该药物仍被其及其不稳定,生产周期长等众多缺点所掩盖,如同现在众多论文一样,被埋没数千万篇文字的海洋中呢?换个角度,那么在当前数千万的论文中,或者被发现的化合物中,是否还有象青霉素一样的奇迹药物,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由于作者的专业限制,象金子被掩埋在土里呢?而我们所做的药物,所研究的领域,又是否真得要国内外从没有人研究过,没有人做过,才能叫做创新呢? 其实推动青霉素研究和应用的,不仅仅只有学术研究上的原因。不可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的创伤,但是却又在这一伟大发现中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教科书中很少涉及弗洛里和钱恩当年重新研究青霉素的情况。20世纪30年代,病理学教授霍华德?弗洛里博士组织了一大批人专门研究了溶菌酶的效能,1935年,29岁的厄思斯特?钱恩博士的加盟这个研究小组,当时他们为了开展这项工作,估计需要 250英镑,但在英国并未申请到资助,这笔资金后来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1937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又答应给予他们连续五年的资助,金额达5000美元,而正是这个项目的研究,导致了后来青霉素的再发现。1939年钱恩等从文献中发现了10年前弗莱明的报道,不仅纯化了少量青霉素固体,而且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其结果发表在1940年的《柳叶刀》杂志上。从现在看来这样一个重大的科研成果,前期的资助竟然只有区区几千美金,不由得让人惊叹。而青霉素却又那么难得到,一大批培养物所制备的,只有针尖大小的一点,当年研究的辛苦可窥之一斑。而在40年代里,弗洛里等人又为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而四处奔忙,然而MRC 和牛津大学不仅拒绝为钱恩申请青霉素的专利保护,还拒绝了钱恩组建试验工厂以进一步探索工业化生产青霉素条件的要求,而且英国的多数药厂也拒绝了他们的申请。后来他们终于在美国得到了帮助,1941年12月美国军方宣布青霉素为优先制造的军需品。此后由于战时伤员大量需要高效抗菌消炎药物,进一步刺激了青霉素工业生产的研究,包括创造了诱变育种和深层发酵等现在看起来已是很普通很常用的革新性技术。 现在已经很难说如果没有二战,青霉素这一开创性药物能否登上辉煌的历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