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丹参酮A 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中文摘要
心肌肥厚是心脏对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机械压力负荷、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内分泌机能紊乱以及心肌收缩蛋白基因突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病理反应。在疾病早期,
因心脏作功增加可引起代偿性心肌肥厚反应。持续性的心肌肥厚能够引起扩张性心肌
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独
立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在心肌肥厚时左心室重量普遍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无心肌肥厚者
的 2-4 倍。心肌肥厚不仅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而更是一个影响其短期和长期预后的
失代偿性变化。它的不可逆性进展可以直接导致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肌
肥厚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通
道阻滞剂,但皆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心肌肥厚
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寻找一些疗效好而毒副作用低的药物显得十分必要。
丹参酮A 是中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目前已发现丹参酮A 可以减轻、逆
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本研究拟在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上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将丹参酮A 与经
典的抗心肌肥厚药物血管紧张素 1 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比较,以探讨丹参酮A
逆转心肌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一部分
丹参酮A 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
超声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酮A 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左室心肌肥厚的作用。
方法:40 只健康 SD 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另取 8
只大鼠行假手术。术后 4 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丹参酮低剂量组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0mg/Kg/d 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20mg/Kg/d 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
(10mg/Kg/d 灌胃)。用药 8 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后壁、室间隔的厚度
及左室射血分数(EF);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病理切片 HE 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yocardial fiber
dimension,MFD)。
结果:
1.心肌肥厚组、丹参酮组(高、低剂量)的血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缬沙坦组
(p﹤0.01),丹参酮高、低剂量组及心肌肥厚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缬沙坦组的血压值降至正常、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
2.丹参酮高、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室间隔厚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显著低于心肌肥厚组(p﹤0.01);丹参酮两组的室间隔厚度无差异(p﹥
0.05),但高于缬沙坦组(p﹤0.05)。
3.丹参酮低剂量、高剂量组及缬沙坦组之间左室后壁值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此三组左室后壁值均明显低于心肌肥厚组(p﹤0.01),但尚未
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
4.所有各组的 EF 值均在正常值范围(60%),尚未表现出心功能衰竭。但心
肌肥厚组的 EF 值小于其他各组(p﹤0.05),丹参酮组的 EF 也小于缬沙坦组
(p﹤0.05)。
5.丹参酮低剂量和高剂量组间 LVMI 和 MFD 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缬沙
坦组和丹参酮各组的 LVMI、MFD 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心
肌肥厚组(p﹤0.01);丹参酮两组的 LVMI、MFD 均高于缬沙坦组(p﹤0.05)。
结论:
丹参酮-A 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丹参酮-A 与血管紧
张素1 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均可阻止、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的发展,但其作用弱
于缬沙坦。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二部分
丹参酮ⅡA 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肥厚心肌
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 对腹主动脉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受体及细胞内游离钙
离子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 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取各组大鼠的左心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
记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 AT1、AT2 受体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 Ca2+浓度的变化。
结果:
1.心肌肥厚组的 AT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丹参
酮ⅡA 高、低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丹参酮ⅡA 组高于缬沙坦组(P
﹤0.05);丹参酮ⅡA 组和缬沙坦组的 AT1 基因表达均未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p﹤0.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