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王维绘画接受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五代王维绘画接受研究   摘要:王维以文人画著称于后世,他的山水画在唐代画坛的地位并不很高,但至晚唐、五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宋、明更是为文人士大夫所推重。究其原因,从唐人所重视的绘画内容及技法来看,王维显然稍逊于吴道子、李思训等人。从唐代审美风格的流变看,唐代文艺雄强、豪迈、开放、奢华的审美取向与王维寂静、清幽的绘画风格格格不入,但随着消费偏好逐渐趋向较少尘世之争的内敛和阴柔,王维的绘画为更多人所接受。从绘画接受者的流变看,自唐至宋绘画接受群体的逐渐变迁及其由此衍生的不同接受倾向,也使王维绘画的地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唐五代绘画;王维绘画;接受研究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2-0137-06   收稿日期:2011-10-1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1JK02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51070)   作者简介:杨晓慧,女,陕西西安市人,文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在王维绘画的接受研究中,宋代以后的接受研究已有专论,但唐、五代时期的接受研究则很少见到。而作为唐人,王维绘画在唐代的接受理应重视。据此,我们既可探究王维绘画接受研究的全貌,也可以一窥唐代艺术发展的某些规律。五代历时较短,但其间的文艺创作与接受美学思想主要承袭唐人,故本文将视域扩展为唐、五代时期,论述以时间为序,结合问题视域与诠释视域,以期探讨王维绘画在唐五代的接受情况,并对其原因作较为深入的探讨。因涉及比较,故局部兼及王维绘画在宋代的接受情况。   一、王维绘画在唐、五代的接受   有唐一代,王维在画坛的地位并不很高。李肇《唐国史补》中对其做了概括:“王维绘画品绝妙,于山水平远尤工”。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将唐画分为神、妙、能三品九等,吴道子独占鳌头,被尊为神品上,李思训列为神品下,在列为神品的7人中,并没有王维。朱景玄与王维生活于同一朝代而相差半个多世纪,其评价应能代表唐人的看法。无独有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给予王维的肯定也是有限的:“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而《历代名画记》中以“自然”为上的品画标准品评当时私人珍藏的所谓王维的绘画作品,则皆不足道。这段话实际表明:王维的绘画作品尽管笔力堪道,但在技法方面尚有不足。此外,张彦远对王维绘画往往桃、杏、芙蓉同置一图的习惯,明确指责其“不问四时”。他指出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程及每一阶段的标志性人物:“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偃,穷于张通。”之后才说到:“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赡,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余作者非一,皆不过之。”张彦远把王右丞与后世不知名的杨仆射、朱审等并列,认为王维绘画仅以设色“重深”(意即重渲染、少勾勒)取胜,仅得局部之妙,而远不及吴、李、张、韦诸家;又说王维“失于神而后妙”,在“自然、神、妙、精、谨细”的品级中仅是“上品之下”。以此观之,王维的绘画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五代时,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明显上升。成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评价王维:“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能及也。”以“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能及也”而论,确已是极高的赞美,实际上已将其纳入唐人崇尚的最高品格——自然之格中。而对唐代山水大家李思训,则只以“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论之。“非绘者”所能及和被“绘事者”所推崇显现出两人画艺的高下优劣。五代后梁著名画家荆浩的评价使王维的地位又提升了一步。荆浩对唐及五代画家作了评价和排位:“张璪员外,树石气韵俱盛,……动用逸常,深不可测。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象写成,亦动真思。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在荆浩眼里,李思训画笔固然精工,纤巧华丽,由于不着墨彩,似有虚华之嫌;至于吴道子,尽管画笔利落,骨气挺拔,因没有王维水墨的韵致,也令人感到有些不足。从荆浩始,吴道子以及李思训的地位分明已不及王维。因此,王维所获得的声誉在整个唐代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人,但毕竟此时的王维还没有达到独步画坛的地位。   二、唐、五代对王维绘画接受原因分析   1.唐代绘画理论重视人物画及技法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唐人的绘画理论与绘画实践合理地继承了六朝以来的优秀传统。与六朝相同,唐人非常重视人物画,这显然是承袭六朝以来的人物画传统,与此相应,唐人的绘画理论也以人物的品评为主,尤其重视释道人物,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