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与上海玉佛寺的交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朴初与上海玉佛寺的交往   赵朴初(1907—2000)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诗人、作家,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玉佛寺,不仅是沪上名刹,也是闻名于海内外的寺院。清光绪年间,浙江普陀山的慧根和尚至缅甸迎回大小五尊玉佛。回国途中经过上海,留下了白玉雕就的释加牟尼坐像及卧像各一尊,并募款在江湾建寺供奉。1918年,玉佛寺重建于上海普陀区安远路现址。玉佛寺的历史虽不算悠久,然而由于其先后有可成、震华、苇舫、真禅等一代高僧住持,其间又有虚云、太虚、圆瑛、谛闲等一代名僧驻锡,因而成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寺院之一。   赵朴初年轻时在上海走上了从事佛教工作的道路,与玉佛寺结下了深厚情缘。他在玉佛寺开展过许多佛教活动,担任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后,也一直关心玉佛寺的发展,在玉佛寺的历史上写下了许多精彩的篇章。   一、在玉佛寺与老一辈高僧大德的交往   1907年11月5日,赵朴初出生在安庆天台里四代翰林府第中。父亲赵恩彤,任过县吏和塾师,生性敦厚,母亲陈慧笃信佛教。家中设有佛堂,每日早晨烧香拜佛。可能就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赵朴初很小就开始信仰佛教。   1920年,赵朴初来到上海求学,寄居于大姨关静之、表舅关絅之的家中。应该说,关絅之表舅对赵朴初的人生成长影响颇大。关絅之(1879—1942),湖北汉阳人,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大法官。1905年上海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闹公堂案”,关絅之在审理案件时不顾外国陪审员的干涉,认定中国人无罪,由此名震海内外。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关絅之接到上海镇守史郑汝成逮捕孙中山的密令,作为同盟会会员,他悄悄地让公廨秘书杨润之通知孙中山转移。孙中山脱险后,曾亲笔题写书扇感谢他。1922年,关絅之与周舜卿、沈心师、谢泗亭等人于发起成立佛教居士林,这是全国第一个居士林团体。同年,关絅之等创办净业社,关任副会长。   1928年,为抵制国民政府的庙产兴学,江浙两省佛教界在上海集会,成立江浙佛教联合会,关絅之介绍年仅21岁的赵朴初到该会当文牍员,即从事秘书,收发报纸,起草文件等工作。1929年4月,该会改组为中国佛教会,关絅之被选为九人常委之一,赵朴初继续在此工作。由此,年轻的赵朴初与全国高僧大德的接触日益频繁,并不知不觉地走上了慈善为本、普度众生的道路。   因为工作的关系,赵朴初经常陪同一些高僧大德前往玉佛寺,举办一些佛事活动,与远尘、震华、止方、苇一方丈等都有交往。抗战期间,赵朴初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益友社、星二聚餐会。由他出面组织,同时为了掩护的需要,朋友们经常在玉佛寺聚会,宣传抗日主张,团结爱国人士,开展秘密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非但不争分夺秒重建满目疮痍的国家,反而举起屠刀挑起内战,赵朴初对此十分愤懑。1945年12月1日,云南发生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造成死4人、伤60多人的“一二·一惨案”。消息很快传至上海,上海爱国人士准备为死者举行悼念活动,但当局不准许,赵朴初等人就建议在玉佛寺以佛教徒超度亡灵形式进行悼念。1946年1月13日,上海各界人士万余人,在玉佛寺公祭昆明“一二·一”惨案中的死难烈士。主祭团由宋庆龄、柳亚子、马叙伦、沙千里、郑振铎、许广平、金仲华7人组成。公祭大会通过了上海各界致蒋介石和政协会议的电报,提出8项要求。会后与会人士上街游行示威。队伍沿江宁路转到南京西路,向东至外滩结束。此次活动影响很大,赵朴初全程参与并做了很多工作。   1946年5月上旬,中国近代佛学界泰斗、中国佛教会创始人、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太虚大师受玉佛寺方丈震华法师之邀来到上海,驻锡玉佛寺直指轩。1947年2月20日,太虚大师晚年最器重的弟子、玉佛寺监院福善因染天花不治。20天后,福善的出家师、玉佛寺住持,支持太虚大师最力的震华法师也同在玉佛寺圆寂。此两事,使得大师身心深受打击,哀伤过度。在为震华法师封龛仪式上,太虚大师中风。   据赵朴初回忆录记载,太虚法师在沪期间,他曾应大师召唤,多次前往拜访,并晤谈长久。赵朴初非常敬仰大师,十分推崇他的人生佛教理论,认为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希望所在。1947年3月5日,太虚大师于玉佛寺召开中国佛教整委会第七次常务会议。7日,太虚大师请人打电话再次召来赵朴初,并将自己所著的《人生佛教》一册相赠。十日后,大师示寂。赵朴初没有想到,这次在玉佛寺一会,竟是与大师永别。36年过后,赵朴初继承和发展了太虚大师的思想,在1983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他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中,总结了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年来的三条基本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