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ji卅警 2013.02
LAN ZH0U XUEKAN
回归传统与儒家道德范畴下的信任文化
任新钢 唐帼丽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oo029)
【摘要】 文章揭示了在传统儒家道德范畴下弘扬信任文化的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精神的继承性是中国历史文化 中文化
思想发扬光大的传统。在肯定道德文化的传统继承性基础上,阐释了儒家作用于人的内心善性的道德文化,探讨作用于人的
内心善性的道德文化与影响人的社会合作行为的信任文化的关系,强调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建立道德文化基础,在
道德文化的精神范畴内发展信任文化。
[关键词】 回归传统;儒家;道德范畴;信任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5—3492i0213}o2—0178—05 【收稿 日期】2012—11—03
【作者简介】任新钢,男,北京化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研究员;唐帼丽,女,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人文教育研究
中心主任 、教授 。
【基金项目]2ol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 目。(项 目鳊号:1119710022)
传统信任文化是道德范畴下的一种文化。道德 修养,信任是人的良性合作交往的理念和方式,道德
是关于人心的修养和约束,是解释和维系人际关系 是实现交往的信任理念与方式的精神源头;抛开道
的最高精神理念;在道德的意义上理解人际关系, 德范畴所谈论的信任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家、国、社会中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以及朋友邻里 当代信任文化应当依托传统信任文化以道德文
关系,则是以忠信为基础的和谐、亲睦关系;反之,疏 化为基础的表现范式来发展。当代人不能只谈信任
懈或消弭了道德范畴,失却对人的人性启示与引导, 而忽略道德,只顾合作行为所获取的既得利益,而不
任凭人性的无理性、自由发展,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 问道德作用于信任合作所确立的稳步、长久的发展
上面,无论是历史人际范畴抑或当代人际范畴,人际 关系。在现实当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人们在追
之间,将会充满猜忌、挑衅、欺诈等种种形成冲突的 逐利益的焦灼心态下,以阳奉阴违、心口不一的方式
因素。道德以及道德范畴是人为的活动,是人为了 结成表面化合作,一旦 自我利益实现,不惜违背承
启动人性善性 、深化 自我修养、实现 自我约束的一种 诺 ,自行其是,破坏合作关系。在企业中,产品生产
精神活动方式。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将道德活动视 者将产品与消费者利益相结合,利己更需利人;在学
为心性内视、内养的自我学习实践活动,希图通过人 校,教育者将教育行为与百年数人的国家大计相结
的道德实践,完成人的内心善性的启动与淳化,并将 合,在挥发 自身才智的时候,更需心怀国家和天下;
启动与淳化的内在心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断推 在社会基层,凡是百姓利益所在 的地方,基层管理
及于人;这样,人与人的交往,就不仅仅是物质利益 者,不能只顾及业绩考核与官场拔擢,而应当时刻将
的关系往来,而是彼此之间的互助、互让、互利的以 百姓亟迫需求记挂心间,为民操心,与民做主,作民
诚相待的合作交往。因此,人与人的合作信任,是在 公仆。当前的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文明发展,亟须
道德范畴下实现的合作信任;道德是人的内在心性 建设道德范畴下的诚心文化和信任文化。因此,回
178
归传统,揭示儒家文化价值观的继承思想,阐释儒家 扬,虽百世亦不可易。孔子文化继承态度,成为历史
作用于人内心善性的道德文化,探讨作用于人的内 文化中的古代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继承思想。
心善性的道德文化与影响人的社会合作行为的信任 对于古代文化精神为何要持以传统继承态度?
文化的关系,确立实现人的道德化的教育主张,弘扬 孔子所言 “周礼”文化为何具有 “百世”可继性?朱
儒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义项的概括性问题.pdf
- 《论语》中的自然意象与圣贤品格.pdf
- 《逻辑哲学论》的三种解释类型.pdf
- 《千家诗》的版本流传与编辑特点.pdf
- 《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德国的“集、散”特点——以德国高等国立音乐学院为例.pdf
-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及其审美内涵.pdf
- 埃索美拉唑、法莫替丁和铝碳酸镁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损伤的效果.pdf
- 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 安徽省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pdf
- 安徽岳西大别山区爬行动物新记录——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pdf
- 回归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逻辑.pdf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西部地区乡村医疗的优化.pdf
- 基层“大调解”的创新与完善——以深圳市西乡大调解为考察中心.pdf
-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政府担保的套牢问题研究.pdf
- 基础研究与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pdf
- 基于“SWOT分析”的中高职衔接策略研究——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
- 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企业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研究.pdf
- 基于“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理念的旅游产业开发研究.pdf
- 基于3种群Lotka-Volterra模型的种群动力学函数优化算法.pdf
- 基于Actionscript3.0的碰撞类游戏的设计与实现.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