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对狼牙刺生长与吸Pb的影响及Pb在菌根超微结构中的定位.docVIP

AM真菌对狼牙刺生长与吸Pb的影响及Pb在菌根超微结构中的定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M 真菌对狼牙刺生长与吸 Pb 的影响及Pb 在菌根超微结构中的定位 一、实验方案 狼牙刺幼苗生长 3 个月之后,测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植物地上和地下部 Pb 含量并利用 TEM 和 EDS 在 AM 超微结构中进行 Pb 定位。 1.1.狼牙刺根系特征 将不同处理狼牙刺的根系放入一透明托盘内,加入蒸馏水,轻轻晃动托盘使根系不再互相缠绕,将托盘放入 EPSON EXPRESSION 1680 型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分辨率设为 400 dPi,得到图像之后用 WINRHIZO2003b 根系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狼牙刺的根长、根尖数、分叉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等各项特征参数。根据直径将根系分为 6级,分别为 0~0.2、0.2~0.4、0.4~0.6、0.6~0.8、0.8~1.0和 1.0 mm。 1.2植株地上和地下部 Pb 的分布 把狼牙刺根系放在 pH 8.0 10 mM EDTA溶液中浸泡 30 min 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掉植株表面附着的金属离子(Hoffmann et al. 2004)。把植株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放在烘箱中105℃杀青 30 min,然后 70℃烘至恒重,称重,磨成粉末并过 0.1 mm 尼龙网筛。取0.1 g 植物样品粉末,用 HNO3/HClO4(3:1)消解(Wang and Zhou 2003),消解后的溶液用去离子水转移至 25 ml 容量瓶,过滤后利用 FAAS 测定溶液中的 Pb 浓度。 1.3 菌根超微结构的 Pb 定位 1.3.1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作与观察 (1)包埋块的制备 ① 取材:用自来水冲洗“M+0”和“M+1000”处理的狼牙刺须根,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拿镊子夹取玉米须根,用锋利的无油污双面刀片将其切成 0.5 cm 大小的根段; ② 前固定:迅速将离体根段放入装有 4%戊二醛固定液的 1.5 ml 离心管中,用真空泵抽去组织内部的气体直到根段下沉至管底,4℃过夜固定; ③漂洗:用0.1 mol/L PBS 缓冲液(pH 6.8)漂洗5次,间隔时间分别为 5、10、15、20、30 min; ④ 后固定:置于 1% 的锇酸中,4℃固定 2 h; ⑤ 漂洗:PBS缓冲液多次漂洗,间隔时间分别为 5、10、15、20和 30 min; ⑥ 脱水:30%乙醇 15 min→50%乙醇 15 min→70%乙醇 15 min→80%乙醇 15min→90%乙醇 15 min→100%乙醇 30 min→100%乙醇 30 min; ⑦ 渗透:包埋剂和无水乙醇 1:1渗透过夜; ⑧ 包埋:先加一滴包埋剂在胶囊底部,再用牙签把组织块送入胶囊底部,将写好的标签放在胶囊的顶部,最后用包埋剂填满胶囊,不能产生气泡,扣上胶囊盖; ⑨ 聚合:将胶囊放入60℃烘箱内 48 h; ⑩ 将组织块从烘箱中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2)修整包埋块 ① 用样品夹夹紧包埋块,在双目显微镜的视野中调好位置; ② 用单面刀片修整包埋块至金字塔形,顶端大约是 1 mm的长方形或梯形,组织 周围尽量不要留有空白的包埋介质,包埋块顶端不宜修除太多,以刚露出组织为宜; ③ 用锋利的双面刀片细修顶端,使上下两边保持平行,有利于得到连续的超薄切片。 (3)半薄定位 ① 将修好的包埋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除顶端多余的包埋剂; ② 将含有样品的切片用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 AM 真菌结构,若有 AM 真菌结构,表明需要观察的位置已出现,可以在此位置继续进行超薄切片,若无 AM 真菌结构,则继续切片,直到出现 AM 真菌结构为止。 (4)超薄切片 将定位好的包埋块在瑞典 LKB-V型超薄切片机上进行超薄切片。 (5)转膜 将超薄切片固定到 Formvar 支持膜上,并将其转移至铜网上。为避免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染色中的 Pb 干扰到根组织本身的 Pb 离子,故本试验的超薄切片只进行醋酸双氧铀染色。 (6)超薄切片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电镜室的 Hitachi H-7650 型号TEM下观察、照相工作电压为 80 KV。 1.3.2 狼牙刺菌根结构 Pb 定位 在超薄切片中寻找样品细胞中电子云密度小体的兴趣位点,利用透射电镜上配备的 EDS(EDAX,USA)能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能谱仪操作条件为:加速电压 200KV,最小光斑直径 80 nm,样品台倾角 35℃,保持 CPS(每秒所读信息量)为 350 左右,收录时间 100 s,分辨率为 133 eV。 结果 2.1 Pb 胁迫下接种 AM 真菌对狼牙刺根系特征的影响 2.2菌根超微结构中 Pb 定位 2.2.1 AM 真菌的半薄定位 2.2.2 菌根超微结构 Pb 定位 图 4-5 图 4-4中 a、b、c和 d 区域能谱分析的结果 Fig. 4-5 T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