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授课内容:
●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 了解苯乙烯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 分析和判断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中有哪些副反应?
● 影响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绘出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或者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2 △HΦ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H2 +CH4
+C2H4
+H2 +C2H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2O +2CO2+3H2
高温下生碳
8C+5H2
此外,产物苯乙烯还可能发生聚合,生成聚苯乙烯和二苯乙烯衍生物等。
2.催化剂
乙苯脱氢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其反应速度是小的,只有在高温下才具有一定的反应速度,且裂解反应比脱氢反应更为有利,于是得到的产物主要是裂解产物。在高温下,若要使脱氢反应占主要优势,就必须选择性能良好的催化剂。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曾使用过氧化铁系和氧化锌系催化刑,但后者已在60年代被淘汰。
氧化铁系催化剂以氧化铁为主要活性组分,氧化钾为主要助催化剂,此外,这类催化剂还含有Cr、Ce、Mo、V、Zn、Ca、Mg、Cu、W等组分,视催化剂的牌号不同而异。目前,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由德国SC、日本NGC和美国UCI组成的跨国集团SC Group,在乙苯脱氢催化剂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55%-58%),是Girdler牌号(有G-64和G-84两大系列)及Styromax牌号催化剂的供应者。
我国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开发始于60年代,已开发成功的催化剂有兰州化学工业公司315型催化剂;1976年,厦门大学与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厂合作开发了XH-11催化剂,随后又开发了不含铬的XH-210和XH-02催化剂。80年代中期以后,催化剂开发工作变得较为活跃,出现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例如: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GS-01和GS-05、厦门大学的XH-03,XH-04、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335型和345型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DC型催化剂等。
从国内外专利数据库看,近年来相关研究机构有许多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专利公开,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公开的中国专利CN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