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养 猪
仔猪腹泻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胡志钢
(
河北省磁县农牧局,磁县 056500)
关键词:仔猪 ;腹泻;病因 ;临床鉴别;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4.03.072
在 2.1 传染性仔猪腹泻的鉴别 (
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对我 1)猪传染性胃肠炎:该病多
国养猪业的危害不可小觑。仔猪腹泻轻则致使猪只营养不 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呈地方性流行,病程较短,且年龄较大的
良、生长缓慢,重则导致猪只脱水,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 猪只能够自然康复,而10日龄内的仔猪有较高的死亡率;
甚至死亡,不仅降低了仔猪成活率,提高了养殖成本,而且在 (2)猪轮状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为病猪脱水、腹泻以及呕
最大程度上影响饲料报酬率,给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 吐;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胃内有奶,肠壁薄,其内物质大多
失。基于此,诊治仔猪腹泻的关键在于查出病因,做好临床鉴 呈水样或者浆液性,盲(结)肠显著扩张;本病多发于60日龄
别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内的仔猪,时间上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3)猪瘟:本
1 仔猪腹泻病因分析 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显著效果;病猪症状是交替出现便秘
仔猪腹泻病的成因极其复杂,在不良情况的诱因下,例 和腹泻,身上有出血点,剖检可见大肠有溃疡,脾脏有梗死
如环境卫生、气候、湿度、温度以及饲养方式等同病原微生物 灶。(4)球虫病:本病采用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对病死猪剖
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呈交叉混 检可见肠黏膜溃疡,呈纤维素性坏死,病变大多在空肠与回
合感染或者多重感染。哺乳仔猪比较常见的是传染性腹泻, 肠段,有出血性炎症,其内容物恶臭呈褐色,并有纤维素性固
而保育仔猪以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较为常见,如饲料过 膜和黏膜碎片,病死猪大肠没有病变。 (5)猪流行性腹泻:本
敏(更换)、应激因素、断奶等。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本 病呈地方性流行,时间多发于寒冷冬季,育成猪是主要感染
病的主要病因进行分析: 此病的对象。临床症状为病猪排出黄绿色水样粪便且内有气
1.1 传染性腹泻病因分析 传染性病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 泡;本病病程在3d左右即可痊愈。⑥仔猪副伤寒:多发于
要传染性因素。而病毒主要包括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 2~3月龄内仔猪;时间上多在阴雨连绵、潮湿季节;采用抗菌
病毒;细菌主要包括魏氏梭菌、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等。 药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此外,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的
1)饲料过敏。在仔猪断奶之
1.2 非传染病主要病因分析 ( 鉴别可从发病日龄(前者以10~30日龄内仔猪最为常见,后
前,其食用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不高,仔猪肠道免疫系统 者多见于1~3日龄内仔猪)与粪便颜色(前者呈灰白色浆状,
还未被激活,仔猪在断奶前不能产生较好的耐受性,仔猪在 后者以黄色浆状为特征)进行鉴别。
没有取得免疫耐受前,一般都需要经历一段过敏时期,易言 2.2 非传染性仔猪腹泻的鉴别 非传染性仔猪腹泻病的诊
之,饲料抗原导致仔猪出现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造成仔猪 断重点在于查询病史、对饲料质量及配合比例、饲养方式、发
小肠受损,而仔猪在断奶后,其肠道又会保持在超敏状态中, 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加以鉴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临床疗效研究_卢火明.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_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doc
-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疗效_刘辉.doc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停药后复发与血清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_司慧远.doc
- 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_丁善龙.doc
- 异源韧皮部特异启动子在转基因枳中的表达_许兰珍.doc
- 抑制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植物的筛选_林中正.doc
- 抑制枣缩果病的综合措施_贾国亮.doc
-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_程莹鑫_梁吉利_刘庆莉_董利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