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_治未病_刍议_方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年第 30 卷第 7 期 衄,故以泻法刺之可使《针灸大成》谓之“吐衄”止。  ·69· 配养老、小海治腕臂痛前臂麻木; 配昆仑治尿赤难而清 1. 5 疏通耳窍 耳窍闭塞可以引起《针灸大成》所提及之“耳鸣”, 热利尿; 配后 溪 以 益 精 补 肾 而 治 耳 鸣; 配 天 井 治 肘 臂 挛急。 其内科辨证多与肝胆肾有关,而经脉辨证中耳鸣与小 3 典型病例 肠经关系较密切,小肠经的支脉从缺盆上行沿颈旁,上 向面颊到外眼角,而弯向后进入耳中,故小肠蕴热上扰 耳窍,则耳窍不通,故刺之使火泻而耳窍自通。 现介绍导师程为平教授前谷穴指针治疗产后缺乳 典型病例如下。 林某某,女,27 岁,初产妇,初诊日期 2013 年 4 月 1. 6 止咳利鼻 26 日。主诉: 足月单胎顺产后乳汁分泌量少 2 天。现 小肠与大肠同居于中下焦,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 化糟粕,若大肠蕴热,传导失常,肺之清肃下降功能失 司,而气机上逆,发 为 咳; 且 古 人 云“五 脏 六 腑 皆 令 人 咳”,故泻小肠经可使气机调畅而咳止,正如《针 灸 大 成》指出前谷穴治疗“咳嗽”。心肺同居于上焦,肺主 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在窍为鼻,心肺蕴热,肺气 失宣,而发“鼻塞不利”; 且小肠经抵鼻,故刺之使邪去 病止。 病史: 患者自述产后乳汁清稀,分泌量少并逐渐加重。 该患者形体消瘦,体质虚弱,面色少华,平素饮食欠佳, 思虑过度,神疲乏力,乳房柔软,无胀满感,舌淡白,少 苔,脉细 无 力。中 医 诊 断: 缺 乳 ( 气 血 虚 弱 ) ; 西 医 诊 断: 产后缺乳。治则: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取穴: 双侧 前谷穴。采用指针针刺双侧前谷穴,每次捻转 2 min, 间隔 2 min,共捻转 5 次,总计 10 min,因该患者为气血 虚弱型缺乳,故依顺经为补的原则施以补法而使气血 1. 7 调经止痛 充溢,10 min 后患者自觉乳房胀感,用手挤压可有乳汁 《针灸大成》中载前谷穴可治疗“臂痛不得举、颈 项肿、颊肿”等 痛 证,痛 有 不 通 和 不 荣 之 分,小 肠 经 起 于小指外侧末端,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向上沿上臂 外后侧,出肩关节,绕肩胛,交于肩上,入缺盆,络心,沿 食管下络小肠,故泻之使经络通而治疗小肠经之循行 所过之痛; 同时小肠吸收水谷之津液而养血,故用补益 手法可使津血充溢而筋脉得以荣养,则臂得以不痛。 2 配伍应用 临床常配合谷发汗泻热; 配太溪治咽肿不可咽; 配 申脉治目中白翳而明目; 配曲池、大椎、风池清热熄风; 溢出。依上法连 续 治 疗 3 天,该 患 者 面 色 光 泽 红 润, 食欲大增,乳房胀满,乳汁分泌正常而痊愈。嘱其保 证充足 睡 眠,掌 握 正 确 哺 乳 方 法,多 食 高 蛋 白 流 质 食物。 参考文献: [1] 田代华,刘更生. 灵枢灵枢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2] 高希言. 中国 针 灸 辞 典[M]. 郑 州: 河 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2002: 483 [3] 黄龙祥. 针灸大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 2014 - 01 - 20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针灸“治未病”刍议  * 方  1 2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针灸“治未病”最早见于《素问》,随后经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渐成体系。在“未病”之时采用针 灸方法作用于腧穴,以对人体阴阳、经络等进行调节,提高机体的抗病和应变能力,从而预防疾病。有研 究证实此过程与人体的多系统调节相关,并通过内源性适应机制产生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针灸“治 未病”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内、外、妇、儿较多病证的临床防治。 关键词: 针灸; 治未病;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 0779( 2014) 007 - 0069 - 02 研究显示,从人的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 * 基金项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教师支 持人选”项目( 2012) 。 作者简介: 方芳( 1980 - ) ,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中医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周海纯( 1980 - ) ,男,主治医师,博士,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康复 研究。 [1] 适当的干预方法以“治未病”显得尤为重 要。针 灸 以 其操作简便、经 济 安 全、疗 效 显 著 等 优 点 在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