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拍”中的婚恋现象与科举制度探析.docVIP

论“二拍”中的婚恋现象与科举制度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二拍”中的婚恋现象与科举制度探析   张晓雪 胡凡   婚恋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科举制的产生,大量文学作品中与之相关的内容纷纷涌现,明代作家凌濛初的代表作《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就向我们展现了科举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对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拍”共记载了78篇话本小说,其中婚恋故事达35篇之多,而其中与科举相关的婚恋故事则有17篇,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本文即拟以这些婚恋故事为切入点,考察其在科举制的作用下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力求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透视科举对当时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以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当时的社会状况。   一   为使问题明晰起见,我们首先要对“二拍”中展现的与科举相关的婚恋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拍”中17例婚恋故事的考察,我们看到,科举的成败与婚姻的成败有着密切联系。上述故事可分为四种婚恋模式:   (一)科举成功——婚姻成功 科举与婚姻的结局 卷名 男 女 科举 婚姻 《初刻》卷十韩秀才乘乱聘娇妻 秀才 韩 许秀才女儿 岁考只考了三等 不敢提起亲事 吴太守怜才主姻簿 师愈 金朝霞 春秋两闱,连登甲第 丈人满意,夫荣妻贵 卷十六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举人沈灿若 陆蕙娘 金榜题名,传胪三田 夫荣妻贵,其族繁盛 卷二十 李春郎 裴兰孙 状元及第 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 天佑、天锡兄弟 李凤鸣郑素娟 天佑状元及第天锡进士出身 婚姻顺利,夫荣妻贵 卷二十五赵司户千里遗音苏小娟一诗正果 太学生赵不敏 名妓苏盼奴 赵应过科试,高捷南宫 后准苏盼奴脱了乐籍 卷二十九篇首故事 举子赵琮 赵娘子 其前屡试不第,后终于及第 及第前受尽妻家冷落,及第后众人巴结,夫荣妻贵 卷三十四闻人生野战翠浮庵静观尼昼锦黄沙弄 秀才闻人嘉 尼姑静观 乡试中了经魁,后会试中了二甲 会试后给假归娶,与静观结成婚姻,林下偕老 《二刻》卷九莽儿郎惊散新莺燕梅香认合玉蟾蜍 秀才风来仪 杨素梅 乡试已得登第,会试一举成名,做了三甲进士 经历曲折,终成美满婚姻 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 杜子中 闻蜚娥 会试中了进士 两人芳心暗许,于荣归吉日结成夫妻 女秀才移花接木 魏撰之 景小姐 会试中了进士 结成美满婚姻   凌濛初“二拍”面向的读者群主要是市民阶层,这就导致了其故事不免落于俗套,市民阶层面对文学作品的结局所显示的“大团圆心态”多少制约了作者的创作,故——科举的成功导致婚姻成功美满——这种婚恋模式在上述17例故事中占据了大部分,共有8例。   《初刻》卷十中,富人金朝奉为不让自己女儿被选去当秀女而将其许给了穷秀才韩师愈,但事情过后金朝奉嫌贫爱富企图赖婚,在吴太守主持之下二人才得以完婚。后韩秀才“春秋两闱,联登甲第,金家女儿已自做了夫人。丈人思想前情,惭悔无及。若预先知有今日,就是把女儿与他为妾也情愿了”1。这则故事,作者借金朝奉在其女婿及第前后的思想变化向我们展现了科举的成败对于婚姻的影响。如果说上述影响还不够直接,那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例——《初刻》卷二十九,卷首作者诗云,“世间何物是良图?唯有科名救急符。试看人情翻手变,窗前可不下功夫!”2,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科举在当时人情交往中不可忽略的作用。富家女罗惜惜与秀才张幼谦同窗读书倾心相爱,张去罗家提亲,罗家提出“若他要来求我家女儿,除非会试及第做官,便与他了”3。后罗家毁约将女儿许给了富商并将张送进监狱,狱中湖北帅府捷报张幼谦中了乡试第三名,这时罗家欣然同意了与张的婚约,且“一发敬重女婿……得意自不必说”4。罗家对于女儿婚姻的态度皆是围绕张的科举成败而变化的,科举成功了,自然扫除了挡在婚姻前面的各种障碍,就像作者所说“一纸捷书,真同月老”5。再看两例——《初刻》卷三十四中,秀才闻人嘉与尼姑静观相爱,无奈身份有别,闻人嘉道:“我意欲待赴试之后,如得一第,娶你不难”6,后闻人嘉果然乡试中了经魁,会试又中了二甲,敕令给假归娶,与静观结成美满婚姻。可见只要科举及第,即使与尼姑相爱也可以顺利无阻,林下偕老;《二刻》卷九中,秀才凤来仪与杨素梅一见钟情,因偶然原因二者暂时分离,后凤来仪会试一举得第,做了三甲进士,心里想道:“我如今便道还家,央媒议亲,易如反掌”7。两人虽历经曲折,但科举扫除了他们结合的所有障碍,并为他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终成美满婚姻。   以上所举四个故事是“科举成功——婚姻成功”这一婚恋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婚姻的美满直接得益于科举的成功。下面的这则故事虽与上述有些不同,但其现象下透露出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初刻》卷二十五叙述了士子与妓女的故事,太学生赵不敏与名妓苏盼奴倾心相爱,苏资助赵读书,赵终于应过科试,高捷南宫,虽两人最后未能团圆,但苏还是因为赵的关系脱了乐籍,实现了其脱离风尘的愿望。要知古时名妓脱籍并非易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