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景观的社会风景何桂彦与吕山川的对话
何桂彦=Q 吕山川=A
2013年11月16日,吕山川个展“作为景观的‘社会风景’”于白盒子艺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吕山川最新的大型绘画作品,展览由批评家何桂彦担任策展人。展览前,何桂彦与吕山川,在吕的画室,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Q:《事件》系列应是你近年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谈谈当时的创作情况?
A:2005年,我去德国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因为在另外的国度,语言又不通,感觉很生疏,也很孤独。后来发现,人一旦很生疏就会更关注自己。一旦离开熟悉的地方,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你可能更关注原来地方的人和事。所以,我经常会打电话问国内的朋友,中国现在怎么样了?我当时也不会上网,也不善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不过,当时有一份中文报纸我经常会看。
Q:那个报纸叫什么?
A:我忘了,应该是德国当地的一份华人报。我当时只有靠那份报纸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是通过电话。2005年底我回到国内。听朋友讲“超女”。我说“超女”是谁?就像前几年说什么“给力”,今天又叫什么“土豪金”。由于信息闭塞,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听到这些词汇,感觉莫名其妙。还有一件给我特别印象深的是2006年,突然有一天看到新闻,说萨达姆将被美国人绞刑。这个对我的触动也蛮大。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用绘画将这些事情表达出来。
Q:但是,就题材上看,《事件》所涉及的主题是十分宽泛的。我的问题是,在如此众多的信息中,你如何选择“事件”?你有没有什么标准?你怎样来选择这些图片?或者说哪些事件是最触动你的?
A:我是有选择性的。虽然当时就有朋友给我建议,说你也可以画一些小事件。但是,我一直觉得小事情没有创作的冲动,很难触动我。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让我震惊。我很后悔当时没能去现场。作为一名艺术家,你如果能有机会去现场,感受肯定会不一样。那段不停地传来与地震相关的消息,我也是挑灯夜战,每天晚上画一张,不停地画,当时的状态特别好。有事情触动你,会激发你的创作欲望。因为你把创作本身也当成一个事件,一种艺术的形式。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跟着那些救援部队,他们在救人,我却在画画。整个过程都有一种参与感。
Q:你给自己的创作设定了一个时间,然后你希望在第一时间里完成这个新闻。换句话说,你希望你完成画的时间跟新闻的即时性能对应、是一致的。
A:是的。我当时画新闻报纸,画事件,都是当天晚上画出来的。比如说我是通过报纸知道帕瓦罗蒂去世的消息,那一天下午我很激动,就想晚上一定要画一张。一旦你在画,你就会跟帕瓦罗蒂交流。你知道吗?最好是放着他的音乐,听他的歌,边听边画。我自己也很满意那件作品。
Q:“事件”触动了你,你的内心感受与画面的视觉表达也在寻求契合。它们之间是有交流的。
A:有交流,而且很强烈。比如2008年的冰灾,广州火车站堵了20万人。你能体会当时的情况吗?大家都急着回家过年,结果出了一个天灾,所有的人堵在那边,堵了几天。在此之前,我很喜欢抽象。到德国一年下来,发现德国的抽象实在太多了,而且别人做得很好。我有一种崩溃的感觉,觉得按这个思路做下去也没有意义。我觉得我们国家发生的一切都是鲜活的,虽然它有不完善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我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Q:你希望借助于这些“事件”,让它们与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有某种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是“镜像”式的反映。不过,你会不会面临一个问题——你是通过新闻图片来选择的,当你选择好图片后,你还会去找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或视觉图片吗?我的问题是,报纸上的图片毕竟是二手的信息,它并不能真实反映现实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反而是一种遮蔽,而且它们可能是一些处理后的图片。你考虑到“事件”背后所谓的“真相”吗?
A: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在画新闻图片时,其实是有怀疑的,我对所有的图片几乎都抱有质疑。但我觉得,这种怀疑恰恰是好玩的地方,我希望通过我的创作再使其怀疑一次。也就是说,让观众再怀疑一次。因为,我让原图片发生了改变,而且加入了我的情绪。其实,一幅画慢慢画到今天,画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画画的状态。
Q:过程具有意义。
A:我下一步是想,将所有的感受与情绪加在里面,让观众再产生一层误解。我觉得这像是游戏,一层一层剥开的那种状态。
Q:首先你选择了“事件”,但你并不打算去再现这个事件,而是通过那种表现性的语言、厚重的色彩改变原图像。这是一种“再编码”的过程。但是,毕竟作品仍保留了原图像的感觉。这里边依然会有一个问题,在原图像与你最后画面形成的风格之间,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又该怎么把握它呢?
A:这个度实质是很难把握的。几年前画的一张画,当时感觉太好了,但今天回过头看,又不满意。这个度,我也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 GXTC 0014—2024 新式(现制)茶饮 茉莉花茶基底茶.pdf VIP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pptx VIP
- 正常人体解剖学资料.pdf
- 《相遇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01].docx VIP
-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版)PPT.pptx VIP
- 第1节 功(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违规接受吃请检讨书(推荐).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pdf VIP
- 密码技术应用员理论知识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