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片劲评
M0VIE LITERATURE
电影 1942所展现的传统文化
●耿殿 磊 杜 亚琴
(1.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2.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 电影 《1942》讲述了1942年的一场大灾难。中国抗 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千
万万的民众因为断粮,而外出逃荒。电影以两条线路展开:一是讲述 国民党政府试图甩掉河南救灾这个大包袱;
二是河南三百万民众的逃亡之路。冯小刚导演将重心集中于 “逃荒”这条路线。电影中这条漫长而艰辛的生死
路,不仅仅体现了三百万无辜民众的灾难与苦痛,更在点滴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孝”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信仰
文化。
[关键词] 电影;((1942};文化;信仰
电影 《1942))由刘震云编剧、冯小刚导演,历经十年 在电影中,瞎鹿一家准备出门逃荒,在收拾东西时,
创作完成。这一鸿篇大作讲述了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一场 瞎鹿让 自己的孩子留保把祖宗牌位拿上。按照中国儒家的
大荒灾。故事以两条主线展开。一条讲述了国民党政府对 传统风俗习惯 ,父母死后子女都要在家中为其立牌位供奉,
河南荒灾甩包袱的态度。此时,中国抗 日战争处于战略相 以表对父母的孝心。瞎鹿一家是因为家中已没有东西可吃
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弃民众于水火之中,对灾情采取欺瞒、 而无奈选择出门逃荒求生。虽然他不知道这次逃荒要逃多
不作为的态度,试图甩掉河南这个大包袱。另一条则展现 久,但无论如何应该没有想过不回来。人在这个时候想到
了河南三百万民众的逃荒之路。逃荒路线,冯小刚导演主 的通常是只带上家中贵重的东西及一路上的生活必需品,
要采取的是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电影 以由老东家一家以 以减轻路途中的负担。而此时的瞎鹿却不忘了嘱咐孩子要
及瞎路一家所组成的小集体的命运发展为核心点 ,展示了 带上祖宗的牌位。可见瞎鹿对祖宗牌位的重视程度。这一
河南三百万民众集体逃荒的恢弘场面。电影开场,老东家 细节描述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悌文化:无论是父母健
被刺猬所带的一群饱受饥荒之苦的贼人洗劫。由于害怕贼 在,还是死后作为象征的牌位 ,子女们都要予以足够的
人再次席卷,东家选择将财务、细软都转移,暂时出去 重视 。
“躲灾”。路上遇到瞎鹿一家老小也出来逃荒,于是相约结 逃荒一个月后,瞎鹿一家十天 “水米没打牙了”,每天
伴而行。不料途中所带粮食、财物都被打败仗而撤回逃生 都靠吃柴火为生。母亲病重了,没人能知道母亲还能撑几
的国民党军队抢夺一空,最终也踏上了 “逃荒”之路。这 天。于是瞎鹿在半夜时分将女儿卖给别人做童养媳,以换
漫长而艰辛的逃荒之路充斥着死亡与未知。一切都瞬息万 点粮食给母亲吃。但是最后被他媳妇花枝发现了而没能卖
变,没有谁知道下一秒谁能生,谁会死。同时这条艰辛的 成。此时熟睡的灾民们都被惊醒了,原本就醒着的东家也
逃亡之路也有着不变的元素,即以中国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起身了。东家对 自家婆子说这场戏就是演给他们看的。善
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国传统 良的东家最后还是借给了瞎鹿一钵子小米。无论瞎鹿卖女
的 “孝”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信仰文化。 儿是出于无奈真意而为之,还是只是为了演戏给老东家看,
以博取同情。他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讨点粮食来 ,给身
一 、 中国传统 “孝”文化的体现
患重病 已时 日不多的母亲吃。在 电影中,瞎鹿对于母亲的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 孝心并不仅仅表现于此。在逃荒途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