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8904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全) 第一课 龋齿的预防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口腔病,并使学生了解龋齿最主要是预防。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龋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让学生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龋病的发病机理 。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准备 挂图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阐述龋齿的危害 龋齿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最普遍的口腔病,龋病及其继发病给人们的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危害人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齿发生的机理: (一)引起龋齿的原因很多,它的发病与人们的体质强弱、牙齿的外形结构与牙齿的排列、唾液的质量与细菌的作用及口腔的卫生都有密切关系。 (二)如果体质衰弱,牙齿内正常的钙、磷、氟等营养成分的代谢障碍,牙齿抗龋能力就降低。 (三)当牙齿排列不整齐,食物残渣难免滞留嵌塞。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及时把食物残渣刷掉,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龋洞往往发生在不容易清洁的窝、沟中。 (四)在正常情况下,唾液对牙齿有洗涤作用,而且中和酸性产物,当唾液分泌量减少,或唾液偏酸性,而且粘度增加时,得龋齿的机会就增多。 (五)平时口腔有很多细菌能产酸,特别是乳酸杆菌和链球菌,能使糖类物质发酵产酸。酸能溶解牙齿组织内的钙磷,使牙齿脱钙脱磷,细菌进一步溶解蛋白质,就出现龋洞。龋齿严重时可产生并发症,也可诱发牙周病。 第二课时 一、讨论预防方法 预防龋病的发生,唯一的方法是在口腔科医师的指导下采取有效地、综合的预防保健措施,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一)有效地刷牙是保健口腔卫生的最基本的方法,有效地刷牙可以清除龋病和牙周疾病。只有不断地清除牙菌斑,才能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减少牙面有害物质的附着,增强牙齿的抵抗力。特别是睡觉前刷牙很重要,因为白天人们说话时口腔在活动,唾液分泌较多,细菌的繁殖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睡后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而且口腔里的温度又最适合细菌繁殖,谁前不刷牙,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捂了一夜,细菌就容易发酵产酸,会产生腐蚀作用,容易引起龋齿。 (二) 氟化物: 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可以增加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氟化牙膏,它可以使口腔内的氟化物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抑制牙齿脱钙或使早期脱钙的牙齿组织在钙化。 (三)窝沟封闭:封闭双尖牙和磨牙咬合面的窝沟,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渣进入窝沟内,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 (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于牙齿健康的饮食基本分为四大类: 1.五谷杂粮和豆2.奶及奶制品3.鱼、肉。4.蔬菜、瓜果花生、去了皮的瓜子、大量玉米花、炸土豆片、瓜果、牛奶等是有益于牙齿的食品,但食后还应刷牙或漱口。 (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一般建议在六个月或一年检查一次,因为龋病在开始形成时没有疼痛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六)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目的:一是清洁牙面和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发酵产酸的机会。二是按摩刺激。改善牙齿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二、教学小结 通过教学纠正学生怕痛心理和认为“牙病不是病”的误区。让学生知道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害面部甚至全身的健康。所以,防治龋齿就是掌握预防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第二课 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知道晶状体的作用和近视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同时让同学们知道预防近视的方法和科学的用眼. 教学重点 预防近视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介绍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使学生知道人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依靠的是厚薄变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准备 人的眼球\眼球成像示意图\眼球内远成像示意\假性近视成像示意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是什么在帮助眼睛看见东西? 二、学习新课 (一)晶状体的概况 在晶状体上肌肉控制晶状体厚薄.当肌肉放松晶状体变薄,人就能看清近处的东西.肌肉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眼睛能看清远处的地方. (二)假性近视 原因:看书或写字时间太长,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太近或看书写字时光线太暗、太亮,都会使晶状体上的肌肉过度疲劳,造成晶状体暂时不能恢复应有的薄的程度,从而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三)怎样预防近视 1. 做到“二要”和“六不要”。 2. 字迹端正,纸张清洁。 3. 做好眼保健操 4. 注意营养和锻炼 5. 定期的检查视力。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与练习的填空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猜一个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