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仲景方药的煮法与服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仲景方药的煮法与服法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分别为112方、179方(除去重复),以汤剂居多。仲景在 每首方后面,总是不厌其烦地写明煮法与服法,是因为不仅关系到进入人体的药量,而且直 接关系到药效。 (一)一般煮法: 1. 口父 咀。即将药碎成小块,有利于煮出药味,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这只在桂枝汤 条下注明,其他方条下则省去,这只是省文,并不是说其他方不必口父咀。唯大乌头煎一方 注明 “不必咀”。 2.水若干升,煮取若干升,去渣。用水量大致以药味药量的多少而定,如桂枝汤是水七升, 煮取三升;黄芩汤用水一斗,煮取三升。用多少水,煮取多少,即寓煮药的时间在内,如小 半夏汤,仲景取半夏皆用生半夏,久煮则去其毒而不致戟人咽喉,此方水七升,煮取一升半, 则煎煮时间一个小时以上。煮药用火,有微火、急火、中火之分,凡未写明微火、急火煮者, 皆为中火。半夏汤以水一升,煎七沸即是急火。桂枝汤即明白告知用“微火煮”。 3.仲景用汤剂,率皆每剂只煮一次。推究其道理,一是药味无多,少则一、二味,最多也不 超过十二味;二是 “ 口父 咀”之后,药物成分易于析出;三是煎煮时间较长;四是有的方 用酒煎或酒水各半煎,酒助药力,又是极好的溶媒。 4.仲景药方多用诸药同煮的方法。 (二)特殊煮法: 1.先煮: 需先煮的药,取义不尽相同。如麻黄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凡 用麻黄的药方,都明确注明:麻黄先煮去上沫,因为不先煮去沫,服后会有引起心烦的副作 用。而大承气汤,先煮枳实、厚朴,水一斗煮取五升,然后再下大黄,煮至二升,再入芒硝, 更上微火一、二沸就可以了。其意是取枳朴行气散满在先,黄、硝荡实润燥居后,秩序井然。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的石膏,仲景并不先煎,而是与其它药同煎,米熟汤成。四逆汤类方 中的附子,亦不先煎,如四逆汤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真武汤用水八升,煮取三升,推 测其煎煮时间当在40分钟至90分钟,不致有中毒之虞。 茵陈蒿汤先煮茵陈,然后才入大黄、栀子,徐灵胎说先煮茵陈,是仲景的秘法。方后注亦谓 服后 “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病从小便去也”。 葛根汤先煮葛根,是因表邪下陷,故先煮之意在引下陷之邪出表。而桂枝人参则先煮参、朮、 姜、草,后入桂枝,是因为里证十之七八,表证十之一二,故在急当救里药中,用桂枝越出 于表,以散表邪。 酸枣仁汤先煮酸枣仁,则无疑是为了突出主药补肝宁心的作用。小陷胸汤先煮栝蒌,也是突 出主药栝蒌泻下痰热的作用,“下黄涎,便安也”,即主要是栝蒌的药效。 2.后下: 有先煎即有后下。此外,还有后下者如小建中汤之饴糖,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之鸡子黄,大承 气汤之芒硝,桃花汤之赤石脂末,白通加猪胆汁汤之猪胆汁、人尿,皆属后下之列。 3.汤泡: 大黄黄连泻心汤用麻沸汤 (滚开水)二升浸泡,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徐灵胎称此法为 “法之奇者”。他认为是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味厚则入中焦矣。此固一说也。但 用此法通便,其效最迅捷,得利即不再服,此张介宾说的 “欲其速下,汤泡便吞也”。柯韵 伯也说过 “生者锐而先行”。 4.再煮: 即将方中某味药煮好,再下另一味药或几味药置汤中再煮。这种方法目的在于使药性较为峻 烈的药得以缓和,毋使伤正。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先把葶苈子熬令黄色,捣丸 (比不加工的 易于发挥药效),水三升,然后煮枣,去枣,入葶苈,煮取一升,顿服。葶苈子味辛寒,性 滑利,《本经》说它“主症瘕积聚结气,破坚逐邪”,通利水道。黄宫绣说它“性急不减硝黄”, 黄树曾说它 “寓巴豆、大黄两物之性,故极速降”,所以仲景将它与大枣相配,加上这样的 煮法,更可以有效地缓和峻烈。 (三)煮药用水: 一般情况下,仲景只说用水多少,没有特别注明用什么水,则其所用者多为日用食水而已。 但也有偶用其它水煮。 1.潦水: 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徐注为 “无根之水”,李铁君注谓 “地面积水”,实即雨水。或有取于 轻清洁净乎? 2.浆水: 见蜀漆散等方。浆水,即淘米水发酵后的水,或煮粟米令熟,投于水中浸五六日制成。其意 或为养护胃气,盖蜀漆气味俱劣也。 3.泉水: 见百合病诸方。泉水寒洌,有利于除心肺邪热。井华水近之。 4.甘澜水: 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后注造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上有珠子五 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也。徐灵胎恐怕不大懂甘澜水的意义,他说大约是取动极思静的意思。 尤怡说 “扬之令轻,使不益肾邪也”,倒有点意思。 5.东流水: 见泽漆汤,大约取其急流荡涤之意。 此外,还有: 1.酒水各半煎: 仲景用酒,皆取其辛热善行以助药力,此外也有利于药物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