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与疥疮.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章第5节 黄水疮 第11章第8节 疥疮 2009年4月14日 授课流程及大纲要求 病例1临床图片—看图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病历1记录 李某,女,3岁,2008年8月初诊。患儿于3天前开始面部出现红斑,瘙痒,用“三九皮炎平”后瘙痒可减,第2天起表浅水疱,搔抓后在正常皮肤处出现新皮疹。今天病情加重,出现数个脓疱,故前来就诊。无发热恶寒等不适,纳眠可,大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历1记录 专科检查:面部见数个大小不一红斑、脓疱,散在分布,内见半月状黄色积脓,胞壁松驰,疱周见红晕,下颌见潮湿糜烂 作出诊断—鉴别诊断 作出诊断—鉴别诊断 作出诊断—鉴别诊断 作出诊断 1、诊断 中医: 鉴别诊断 更多黄水疮临床图片展示 更多黄水疮临床图片展示 更多黄水疮临床图片展示 脓疱疹的病因病机 湿热交蒸→郁于肌表 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汗多湿重→易于感染 反复发作→脾气虚弱 病原体: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作出辨证 1、辨为何证? 治疗 (一)内治 辨治补充 脾虚湿滞证 症候: 治法: 方药: 治疗 (二)外治 治疗 (三)西医治疗 调护 患者及家属日常应注意那些事项? 小结 《外科启玄》“ 黄水疮,一名滴脓疮,疮水到处即成疮 ”,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Impetigo)。 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浅在性脓疱和脓痂。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 网络学习资源 《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zhongy/ 《中医外科学》课程中心—资源--章节学习资源 病例2临床图片—看图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许某,女,11岁,2008年7月5日就诊。患儿全身皮肤瘙痒1月余,夜间尤甚。 患者腋窝照片 患者腹部照片 患女奶奶腹部 病历1记录 许某,女,11岁,2008年7月5日就诊。患儿全身皮肤瘙痒1月余,夜间尤甚。无发热恶寒等不适,二便调,纳眠可。同学、奶奶有类似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专科检查:双手、腹部、腋窝见散在分布红色丘疹,可见少量水疱。 作出诊断 1、诊断 中医: 鉴别诊断 1、寻常痒疹 好发于四肢伸侧, 丘疹较大,常伴淋巴结肿大。 无传染性 鉴别诊断 2、丘疹性荨麻疹 好发于躯干、四肢,红斑与丘疹呈 梭型,顶部有小丘疹或小水疱。 无传染性 鉴别诊断 3、皮肤瘙痒症 先有瘙痒,搔抓后才起皮疹。 好发于四肢,重者可延及全身。 皮损主要为抓痕、血痂和脱屑。 无传染性 鉴别诊断 4、虱病 躯干或会阴部皮肤瘙痒或血痂 指缝无皮疹 可找到虱子 误诊病例分析 作出辨证 1、辨为何证? 治疗 (一)外治 治疗 (二)内治 调护 患者及家属日常应注意那些事项? 小 结 Scabies: A contagious cutaneous inflammation caused by the bite of the mite SARCOPTES SCABIEI. 课后复习思考题 疥疮有哪些临床特点? 如何预防疥疮? 如何正确使用疥疮外用药? 黄水疮与疥疮比较 清暑汤《外科全生集》--歌决 外科全生清暑汤, 银花滑石甘草翘; 车前泽泻利湿毒, 淡竹花粉与赤芍。 病因病机 疥虫的生活史 手足口病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9年3月全国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是54713例,死亡31例。从今年年初到4月7号,网络直报显示,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15618例,其中重症773例,死亡50例。 手足口病 病因:多种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分泌物(口水,汗,呕吐物,大便)传染,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 识别手足口病,牢记三个“四” 四部位:主要侵犯手、足、口、臀。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手足口病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为主 可采用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生薏仁、甘草等煎水预防。 “常证”、“变证” 新编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湿热蕴结证 2、辨证依据? (1)夏季多湿 (2)丘疹、丘疱疹、抓后流黄水为湿热蕴肤所致。 (3)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征象 杀虫止痒 1 (2 3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