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朱志江 ? (江苏省泗阳中学 223700) ? ?? 摘要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价值偏离、缺乏自主和经验化倾向,影响了化学教研的品位和质量。理想中的化学教研应该是注重学科价值追求的、在科学理论引领下的、于学科自身建设上多下功夫的一种教研样态。 关键词 化学化学 教学研究 价值取向 研究方法 ? ? 1 中学化学教研的现状反思 思考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在这个巨大的变革时代,我们的学科教研需要反思。以笔者个人感觉来看,我们化学学科教学教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是非对错,以期讨论。 1.1 从研究的价值取向来看,注重工具性,忽视价值性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理性,另一类是价值理性。比如今天的学校教学把能够算计的、可实现目的的结果——知识掌握、考试升学的工具性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而忽视教育的本体理想——人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创造美好未来的终极价值。 化学学科教研的价值取向也没有能够避免这种宿命。化学的课程理想显然绝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符号化知识,也绝不是为了对付各种考试。我们有自己应然的学科理想,如我们最基本的共识认定是化学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通过化学学习,借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技能的途径,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多一种观察、理解世界的视角,多一种人生智慧等。 审视我们的教研行为和教研成果,大多以工具性为目的。我们的研究,多数以知识掌握、课堂效率、考试研究、教材分析居多,基础化学教研杂志的栏目也以课改解读、实践总结、复习应考为重点,实验点滴创新与教具研制、教学偶尔随感与问题探讨思考、课例与学案设计、竞赛园地等占据我们主流化学教研杂志的绝大部分篇幅[1],体现了我们整个化学教研一种广泛的现实工具性价值追求。我们的研究缺少大气象,缺少类似于“化学科学文化”、“化学理想”、“化学课程的时代价值”等阔大宏伟的研究命题,化学教研在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理性价值的统一方面还没有很好结合。 1.2 从研究的心理主导来看,他主性居多,自主性较少 我们的研究习惯于做规定下的舞蹈动作,而较少自主的开拓精神。缺乏自在性,更多的是他在性,习惯于在已有的框架内作为,做诠释类和执行类研究。主要表现有:在一般理论视界里对我们的学科教学进行演绎式研究,在普遍的教学论课程论下操作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愿意对陈规进行继承,也喜欢对流行的理论、模式进行试用,附上化学的事例,契合化学的事实,致使成为他人理论的解释者,没有我们自己独立的化学学科教学理论生成和我们的教学主张,这种研究心理本质上是“他主”的,造成我们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生成能力的萎缩。另外,我们还是高考专制下的臣服者,现有教育行政体制下的奴隶,课程改革、高考变革听不到我们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声音,完全由体制性政策来主宰决定我们的学科命运。现在化学学科在逼仄的空间里生存,如,江苏化学高考不计分,选修化学的学生数量萎缩,化学教学质量下降,全国大部分省份实行综合考试,化学科学课程在中国基础教育中被逐渐边缘化,学科教研也只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对此,我们没有研究教育制度对我们学科教育的影响(不仅只有化学学科如此),对政策体制只是服从,听不到我们学科人自己的声音和主张。还有,我们对教育大事缺少怀疑性思考,没有研究性判断。比如,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是否要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意见,由于我们缺少对其进行审视性的研究,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只有对教育新政的图解和传声,我们关于化学新课程改革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却没看到对新课程有怀疑的、批判的、建设性的建议,而都是执行性的、解释性的、遵从性的研究结果。 1.3 从研究的方法行为来看,偏重经验性,缺乏科学性 我们的很多研究缺少科学性的涵养。大多是经验类总结和反思类片段,研究的方法还缺少科学性指导,研究的范式和文本还缺少科学规范。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或许可以给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弄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导致研究结果的个人经验化比较严重,不能成为理论的常青树,以至于影响不大,生命力不强。比如,我们有很多极好的教给学生记忆化学事实的经验——“父亲(电解水负极产生氢气),甲石酚变色范围要记清:314458810(记住,小丽的电话号码)”,但是我们却没有关于记忆学习的科学理论和操作方法的系统成果。“记忆是学习的证据”,基础化学的学习确实离不开记忆,那么在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有心理科学的介入,有认知理论的涉及,应该从这些科学理论中吸取营养来进行化学学科的记忆学习研究,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是欠缺的。虽然朴素的经验总结和方法形成确实有点小用,但它只能是一种基于事实的点缀,不能为化学科研增添殷实的成果,终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去。 我们的研究往往还是经验性的验证,流行什么观点、模式我们就参照、应用,对其缺乏必要的科学审视。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