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肺痨----一种古老的疾病 19世纪的“白色瘟疫”——肺结核 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发现了一具没有腐烂的女尸。医学工作者对这具2100年前埋葬的女尸进行了周密详尽的病理解剖,结果在肺组织中找到了清晰的肺结核的病变。 概述--定义 概述---历史沿革 《内经》、《难经》、《金柜要略》等医籍中无肺痨的病名,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之中。 《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肘后备急方》进一步说明了本病的危害:“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 到唐宋晚清,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明确病位主要在肺。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虫尸鬼注》说本病是由“肺虫”引起。 《丹溪心法·痨瘵》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突出了病理特点,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收载了十方,是我国现存治疗肺痨的第一部专著。 《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概述---历史沿革 所以历代中医对肺痨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汉以前统属于慢性劳损性疾患; 中期汉唐时认识到有传染性; 后期唐宋以后对病因病理及治疗方药日趋系统全面。 关于肺痨的命名,历代甚多,概括而言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传染性命名者,如尸疰、劳疰、传尸、毒疰等病名; 一类是根据症状特点命名者,如骨蒸、劳嗽、伏连、急痨等病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开始以“痨瘵”定名,沿用直至晚清。 与西医联系 肺痨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肺结核。肺外结核与本病症状相似者,也可以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形体明显消瘦。 2.病史有与肺痨病人密切接触史,一般起病比较缓慢,逐渐加重,个别人可急起而迅速恶化。 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湿性罗音; 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痰涂片或痰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血沉增快; 结核菌素皮试呈阳性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肺痨与虚劳 肺痨与虚劳的主要区别在于肺痨为痨虫侵蚀所致,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 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一般不传染,可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虚损症状,主病在脾肾,是多种慢性虚损证候的总称。 鉴别诊断 2.肺痨与肺痿 肺痨与肺痿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由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咳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均可成痿;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 而肺痨则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肺痿,二者有因果关系。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辨主症 (1)咳嗽; (2)咯血;(3)潮热;(4)盗汗;(5)消瘦。 辨病位 辨病性 肺痨病理性质以本虚为主,亦可见标实。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原则。 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 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主 证: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 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 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 白,边尖红,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治 法:滋阴润肺。 代 表 方:月华丸加减。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预防调护 对本病应防重于治,即病防变。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本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掌握防治知识,不要随地吐痰,对肺痨患者,做好隔离预防,避免接触感染。 对肺痨患者除了正确的药物治疗外,注意适当休息,动静结合。 饮食多增加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禽蛋、甲鱼、豆浆、水果等,多食补肺生津之品; 忌辛辣刺激动火劫液之品。 并注意精神调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临证备要 辨主证治疗。 重视补脾助肺。 掌握虚中夹实的的特殊性。 忌苦寒太过伤阴败胃。 在辨证基础上配合抗痨杀虫药物。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专业交流 模板超市 设计服务 NordriDesign中国专业PowerPoint媒体设计与开发 本作品的提供是以适用知识共享组织的公共许可( 简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