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二 克己复礼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从根本上说,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重礼有序、融洽和谐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一方面整个社会的人(特别是“士”)都要能够以礼来约束自己——“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统治者更要能够守“礼”——“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如果上下守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么就能彼此相安,和睦而融洽,理想中的社会也就实现了。而日常伦理中的“孝弟”,不仅是“礼”的最为基础的内容,也是一切仁爱之心的根本。
基础梳理
一、重要字词
1.字音字形
八佾(yì) 觚(ɡū) 馔(zhuàn) 钻燧改火(suì)
2.通假字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通“鉴”,借鉴)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通“措”,放置)
3.重要词语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聪明)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完美)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掌握)
名不正,则言不顺(合理,顺当)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随便,马虎)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诚然,这里有表示假设的意思)
而好犯上者,鲜矣(少)
君子务本(致力,从事)
有事,弟子服其劳(从事,担负)
食旨不甘(美味,滋味甘美的食物)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名词活用为动词,从事、照着去做)
必也正名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纠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词活用为动词,行君道、行臣道、行父道、行子道)
6.成语积累
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克,克制。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犯上作乱: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克己复礼为仁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宾语前置
子将奚先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曾是以为孝乎
3.介宾短语后置
八佾舞于庭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4.主谓倒装句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有是哉,子之迂也
野哉,由也
三、《论语》名句识记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句段剖析
1.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剖析:究竟什么是“仁”呢?“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的本质在于一切要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人都要注意克制自己的私欲,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一切行为,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礼。反过来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克己复礼,视听言动都符合了礼,整个社会也就实现了仁爱,达到了和谐。
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剖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剖析:“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剖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5.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剖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学案:唐宋散文选读《原毁》.doc
-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学案:唐宋散文选读《张中丞传后叙》.doc
- 2012高二语文:5.3《家里的灶头》课件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1(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1(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2(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2(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3(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3(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4(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论语《高山仰止》.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论语《诲人不倦》.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论语《敬鬼神而远之》.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论语《学以致其道》.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论语《沂水春风》.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祭十二郎文》.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朋党论》.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游褒禅山记.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教案:现代散文阅读《我的母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