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4
屠格涅夫散文诗 《老年》体裁刍议
朱红琼
(吉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作为在文学体裁上一贯 自觉创新的作家,暮年旅居法国的屠格涅夫在 1878年至 1882年5年间,
尝试将各种文学体裁巧妙地融入新型体裁——散文诗的创作之 中,为世人奉献 了一部精美的散文诗集 《老
年》。问世以来, 《老年》复杂多样的体裁一直饱受争议 ,但是,它有源可寻,有类可分。可以说,它既是作
家对以前文体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也是对 自己以往随笔、故事、小说、戏剧进行的压缩。 《老年》能流传百
年,经久不衰,体裁的丰富性对彰显其艺术魅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屠格涅夫;散文诗;体裁;来源;分类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13)06—0134—05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兼有诗和散文双栖特征的散文诗
(CTHXOTBOpeHHeBnpose)作为文学术语被公认滥觞于法国,由象征派先驱者波德莱尔在 19世纪6O
年代前后提出。散文诗虽有百年历史,但与诗歌、戏剧、散文等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相比,却是后起
之秀。
在俄国,散文诗属于引进品种,主要是和 19世纪经典作家 M.c.屠格涅夫 (M.C.TypreHeB,
18l8一l883)的创作紧密相连。流传至今的屠格涅夫散文诗是于 1882年 l2月发表在 《欧洲导报》
上的 《老年 ·散文诗》 (《Senilia,CTIffXOTBOpeHH~IBnpoae})和20世纪20年代末发掘出的其生前未
发表的散文诗 (被称为 《新散文诗》, HoBbIeCTHXOTBOpeHH~IBnpo3e})合二为一的版本,共包含
83篇散文诗,并保留了作家最初使用的篇名 《老年 ·散文诗》①。这些散文诗创作于 1878--1882年
间,基本为作家侨居法国时所作,篇幅短小,少则几十个词,多则上千个词,言简义丰,情真意切,
浓缩地表达了作家的人生哲学和艺术思想。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全部译成中文也不过四万字,在我国被
习惯简称为 《散文诗》。作为在体裁上一贯勇于创新的作家,屠格涅夫从 自己和其他作家的创作中广
泛地吸取经验,将梦幻、哀诗、随笔、对话、传说、颂歌、寓言故事等各种体裁巧妙地融入散文诗的
创作之中,使得整部作品在体裁上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本文利用丰富的俄文材料,尝试从 《老
年》的体裁之争人手,挖掘其体裁的来源,并对其体裁进行翔实的划分。
一 、 《老年》的体裁之争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 《老年》在体裁上是非常丰富的。散文诗作为一种体裁,在 l9世纪的俄罗斯
还是写作者尚不习惯的一种文学现象,更没有任何诗学对其开宗明义。与果戈理将 《死魂灵》冠名
基金项 目:2Ol2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朱红琼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① 朱红琼:《屠格涅夫 (散文诗)在中国的百年流布一一以翻译出版为视角》, 《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2期。
屠格 涅夫散文诗 《老年》体裁刍议 135
为不同寻常的 “散文史诗”① 相比, “散文诗”的定义中矛盾更为突出。屠格涅夫本人最初把这些散
文诗作看做 “未来作品的草稿”(3CKH3)。在初版的 《致读者》中,根据 当时 《欧洲导报》主编
M.M.斯塔修列维奇 (M.M.CTacIoneBriq)的建议,他称其为 “诗歌” (CTHXOTBOpeHHe)。主编在编
者按里又把它们称为 “片段”(OTpbIBKH),但在结尾处却说: “这实际上是诗歌,尽管是用散文写
成。”②和人们业已习惯的作品相对照, 《老年》无法消除体裁上的不确定性,是散文,诗歌,片段
还是散文和诗歌的合体?各种称谓,不一而足。长期以来,《老年》的体裁问题处于争论的焦点。
谨以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例。19世纪晚期,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和儿子的通信中提及屠格涅夫的散文
诗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认为散文诗这种体裁不符合规范,难 以归类。到了白银时代,象征主义、阿克
梅派以及未来主义的诗人们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屠格涅夫晚期包括散文诗在内作品的语言艺术和其中使用
梦幻、象征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