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切缅怀苏星同志.pdf
凰鬻人
溪锄缱棒蓐星同意
黄范章
苏星 同志 l950年起就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 ,我 1950年才考进北京大
学。苏星同志从未给我上过课,我也从未听过他讲课。尽管如此,他的人品与学问
特别是后来与他直接交往后,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以及对我的殷殷关爱,使我从内
心深处一直把他作为老师尊敬,一直深切怀念。
我是在上世纪 60年代初开始认识苏星同志的。那时,“j面红旗”遭到失败,
加上三年 自然灾害,“左”的路线受到严重挫折,加之 中苏两党两 国的关系破裂,
“以俄为师”不行了,中国需要走 自己的路,需要了解苏联 以外的外部世界。在这种
形势下,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部分中国学者着手编写各种文科教材,而且要编写
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并指示说,对西方经济学要批判,他也要了解和借鉴,为此着
重要求介绍要客观、要系统、要反映其原貌。当时我被分配参加编写 “当代资产阶
级经济学主要流派”。由于当时美国流行 “人民资本主义”思潮,宣扬美国 “家家持
有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特别是美国凯尔索及阿德勒合写了一本 《资本家宣言》
于 l958年 版,扬言要对抗 l10年前出版的 共《产党宣言》。我当时受命参与编写
“人民资本主义”分册,为此我致力于研究 “股份制”。苏星同志当时是党中央机关
刊物 《红旗》杂志经济组的负责人,得悉我正研究 人“民资本主义”,特约我面谈。我
于 1969年3月应约在 《红旗》杂志社第一次跟苏星同志见面及交谈。
初次见面与交谈,苏星同志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蔼谦逊,谆谆教人的声
貌,至今犹历历在 目。他跟我讲,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表象的东西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美国,家家持有股票,这是现象,但它后面的社会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
的本质是否真的改变了?要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就得问一系列的为什么。例如,为
什么 “持有股票”还成不了 “资本家”?为什么 “家家持有股票”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没有变?为什么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讲股份制是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为什么讲是 扬“弃”又为什么讲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
身范同内”?他要我带着这一系列 “为什么”进一步探讨,有了答案再来跟他讨论。
为了研究股份制,我除了阅读马恩等经典著作外还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家凡勃
林、伯利、钱德勒、加尔布雷恩等人的有关著作。通过探索和研究,我达到几点基本认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134
经济学家茶座 么锣
识:(1)资本集中和股权分散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两个侧面。(2)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或
控制权,是掌握在控股者手中,一般持股者(股民)无权过问公司事务。控股者是资本
集中的主体,一般中小股东都是资本集中的对象。股份制的 “两权分离”(经营权与所
有权)对于一般中小股东是绝对 的,对于控股者是相对的,因为控股者可通过控制董
事会任命经理层,从而实际上控制企业资产及其经营活动。(3)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
那段论述,应理解为通过股票发行集中小资本为大资本(或垄断资本集团)。
我向苏星同志汇报了我的上述几点认识,他很高兴,立即命我写出文章对 “人民
资本主义”论调进行批判。作为主编,他十分认真负责,对我写的初稿逐字斟酌,对我
严格要求,体现了他对青年研究工作者的爱护,令人感动。文章发表在 《红旗》1962
年第 13期上。后来,苏星同志还约我给 《红旗》写过两篇文章。每次跟他见面和交谈,
我不仅受益匪浅,而且感受到一种格外的师生隋谊,真是 “不是师生,更胜师生”。
改革开放使我的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的生命。我必须解放思想,既要尊重国内
外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须清理过去 “左”的思想路线给我造成的一些错误认
识。我有幸在 l980年被社科院派送到哈佛大学进修两年 ,还有幸于 l982年应邀
去瑞典考察 “福利国家”三个月 (后于 l98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拙著 瑞《
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还于 l985~1986年由国家派往国际货币基金
任执行董事。我利用在美国与瑞典学习与工作的机会,实地考察了股份制,“职工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