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1期 l量旅 斜姨 37
余甘栽培技术
陈启华 ,刘春冬
(1.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362300;2.福建省南安市农科所 )
余甘系大戟科余甘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南亚 待种子萌发露 白时整地施播,每平方米 130—150
热带地区。余甘种植面积相对较少 ,且管理粗放, 粒。幼苗长至20—30cm高时进行摘心,其他栽培
相关栽培技术报道较少 ,现将余甘栽培品种作简要 方法按常规管理。
报道,并重点介绍栽培技术。 2.2 嫁接苗
l 余甘的品种类型 利用苗圃的实生苗就地进行嫁接及栽培管理,
按果型分类有球型、圆锥型、扁圆型、卵圆 易培育出大量的优 良种苗。嫁接时间以2~3月为
型、灯笼型、腰鼓型、椭圆型等。主栽 品种 :粉 主,也可在9~10月嫁接或补接。接穗选择优 良品
甘、扁甘、六月白、秋白、算盘子、狮头甘、枣甘 种母树、腋芽饱满充实的1~2年生茎粗O.7—1.0
及甘农 自己从实生株选出的品系。以下着重介绍粉 em的枝条。采后及时保湿收藏待用,尽量即采即
甘、扁甘、秋 白3个主栽品种。 接。嫁接方法有切接、舌接、劈接、腹芽接等。操
1.1 粉甘 作要求熟练到位,扎绑得当,同时注意嫁接成活后
粉甘是南安市主栽品种,约 占全市种植面积的 的管理工作。
90%以上,种植历史悠久,果肉纤维少,果汁多, 2.3 分株苗 (根蘖)
果大核小,风味好、品质优。高产稳产,平均单果 属无性繁殖法,能较好保持母株特性。主要利
重7.8g,可食率达92%。表面锈斑少,有光泽, 用根表面具有潜芽和不定芽的特性,在根表面损伤
10月上旬成熟。 或被切断后,能长出1~2个根节芽,分开种植。
1.2 扁甘 2.4 野生山甘
果形扁圆,表面有梗洼和萼洼,大且深,具有 充分利用丰富野生余甘资源,通过高接换种,
瘤状突起。果皮锈斑偏多,但果肉清脆、品质极 快速培养出名、优、特新品种。经高接换种后,余
优,鲜食优于粉甘,食后回甘快 ,10月上旬成熟。 甘成活率高、生长势旺,春接的到年底株高可达
1.3 秋 白 140cm,且抗性能力强。具有回收期短、见效快、
植株直立高大,树皮灰 白色,果皮黄绿色,充 省工、省本等优点。配套管理要点:移密补稀、筑
分成熟果实略带红晕。果肉黄 白色,产量极高,外 墩垦覆、开挖沟坑积水、做好保水保肥和改土护
观好,但果实纤维多,食用 口感粗糙,宜提取果 根、完善交通设施。
汁,做余甘津汁等加工产品,属中熟品种。 3 合理种植
2 苗木繁殖 3.1 种植时间
2.1 实生苗 一 般在春梢萌发前 (12月底至翌年 3月上旬)
在 l2月份 “大雪”至 “冬至”期间,选择耐 进行,lO月的 “小阳春”也可移栽,但易受干旱
瘠耐旱能力强、结果性能好的实生株为采种母树。 威胁,成活率较低 ,管理难度大。出苗木时,适当
采回后让果实腐烂 ,但堆积期间温度不宜过高,也 进行大小苗分级,并在根部蘸稠红泥木灰浆保护根
可机械破碎处理,留取种子备用。在 3月中旬至4 系。出圃苗木的枝条适当裁剪,以减少水分蒸发,
月上旬气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