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间介词on的认知分析.pdf
2009年第 2期 牡丹江教 育学院学报 No.2,2009
(总第 114期) JOURNALOFMUDAYJIANGCOLLEGEOFEDUCATION SeriaINO.114
空间介词 on的认知分析
黄海燕 李 瑛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404000;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 要] 空间是语言中基本 的本体范畴,常用介词来表达。空间介词可以帮助人们 了解人类对共 同的空
间的体验 。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空间介词 On,并研究 on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转换 。
[关键词] 原型理论 ;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2—0051—02
一 、 原型理论和意象图式 不 同但又相互关联 的空间图式,即发生意象图式的转换,这
原型理论是在对经典主义范畴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 自然促使 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实际上 ,介词不 同的空间意
立 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 :范畴是 由必要和充要条件定义 义就是人们基于介词形成 的不 同意象图式的折射 。空间介
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 明确的边界,范畴 内所有的成员 词 on以原型空间意义为基础 ,通过意象图式的转变又形成
地位相等 。(Taylor,1995)然而这一理论却受到了来 自实 了其他三种基本空间意义 :相邻 、靠近 、成为一部分 。附图
用主义哲学的有力挑战。美 国心理学家罗斯在总结前人经 2是空间介词 on在原型图式基础上经过 图式转换而成 的
验和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 出了原型范畴理论 。根据原 图式变体。它体现了动体与界标 的位置关系变化 ,即动体
型理论 ,原型意义是人们理解一个词 的语义结构之关键 。 朝向界标运动 ,从空间上 的不连接关系变成空间上 的连接
而意象 图式最早是 LakoffJohnson提 出来 的。Lakoff 关系。以下是 on在原型图式的基础上经过意象图式转换
(1987)论述 的意象图式主要是基于感知动觉和互动经验之 演变而成 的基本空间义项 。(语料来 自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
上形成 的,是具有直接意义的、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 词典》和 《牛津英语词典》)
构 。在空间词汇 中,空间信息或空间意义是人类最早、最基 1.动体与界标 的边缘相近或相邻 (边缘 图式)
本 的认知 图式 。Langacker(2000)强调 了意象图式是高度 动体与界标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关系,只是与界标 的
抽象的构型,是基于我们 日常物理性经验基础之上 的。 边缘相近或相邻 ,如 atownonthecoast,weliveonanes—
对空间介词来说,原型意义是其所表达 的各种具体空 tate等。
间场景 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空间结构的心理表征。空间介词 2.动体为界标 的一部分 (部分 图式)
最初表达的是最基本、最原始 的空间意义 。大多数语言范 该义项源于 “动体与界标相接触”图式,不 同之处在于
畴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向心结构 ,而是多中心的,即通常表现 动体与界标不能分离,是界标的一部分,如 handleonthe
出多个原型。空间介词具有不 同的空 间意义就是人们基于 pan。有时候 ,动体与界标的接触非常紧密 ,以至于人们在
介词形成 的不 同意象图式的折射 。Lakoff认为,意象图式 感知时认为动体是附着在界标上的,但动体的突显特征给
之间存在着某些非常 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促使 了大量多 人 的视觉印象是动体与界标 的表面相接触 ,如 ashadow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