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汉字的构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说汉字的构形.pdf

浅说汉字的构形 罗智强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一中 江西 南昌市 330200 摘要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汉代 “六书”说。南唐徐错的 体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六书”的细 目始见于刘歆 七《 “六书三耦说”上承 “六书”,下启戴震 “四体二用说”,推动 略》。然而 《七略》已佚,“六书”一条被班固录入 《汉书·艺 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 “四体二用说”的影响,20世 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 《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 纪3O年代 ,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立 “三书说”,使 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 、假借 ,造字之本 汉字构形研究取得 了重大突破。80年代,裘锡圭基于汉 也。”汉字成千上万,非一地一时一人能制,必然遵循某种 字的实际完善 了陈梦家的 “三书说”,提 出的 “新三书说” 法则,故刘歆赋予 “六书”内容之时便指 明其乃 “造字之 一 直被学术界所推崇。90年代 ,相继有新的构形理论产 本”,即构形基本法则。到许慎 “六书”的出现 ,“六书”名 目 生,影响较大的有詹鄞鑫的 “新六书说”、张玉金 的 “结构 次序 已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因此,史称 “六书”三家说。自 模式说”、王宁的“部件说”,分别代表 了汉字构形研究的 南唐徐锴撰 《说文系传》开始取许慎的名称,依班固的次 不同方向。 第排列。后南宋郑樵的《六书略》将其逻辑化,使其更加符 关键词 :构形 六书 六书三耦说 四体二用 三 合人类思维逻辑和文字发展体系。一般以为,三家都称是 书 《周礼》“六书”的分 目,班固撰 《艺文志》以刘歆 《七略》为 汉字构形即汉字衍生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最早 蓝本,郑众之父郑兴、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据说都 研究汉字构形理论的莫过于 “六书”说,其着眼于为语词 曾师事刘歆。因此,三家之说都可能原 自刘歆,只是名称、 谋求书写符号这一事实,反映了造字构形的客观情况 ,一 次第有些小异,但象形、转注、假借三者则不变。三家中, 直为历代学者所继承。南唐徐锴 “六书三耦说”和戴震 “四 只有许慎从文化渊源对六书予以阐说,从理论上予以解 体二用说”,都是在六书框架 内做一些解释补充工作,使 说,将六书进一步系统化。其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汉字初 其逐步完善。深受 “四体二用”的影响,现代学者唐兰开始 创是 “依类象形”,其后孳乳是 “形声相益”这一总规律,一 对六书理论提 出质疑 ,着眼于汉字构形 的划分 ,提 出 “三 方面将 “六书”付诸于实践,把成千上万的汉字归为象形、 书说”。50年代,陈梦家研究甲骨文时发现唐兰 “三书说” 指事、会意、形声 四类,系统的分析汉字的构形,追溯汉字 存在诸多不足,对其予以修改。80年代 裘锡圭在陈梦家 的本义,在汉字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三书说”的基础上又提 “新三书说”,备受学术界推祟。近 然而许慎 “六书”定义简略,分界不明,以至后人多有 年来,汉字构形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些 窜改。于是徐锴在 《系传》中多次阐明他对 “六书”的看法, 构形新说,如9O年代初詹鄞鑫的 “新六书说”、张玉金的 提 出 “六书三耦说”,如卷一 “上”字条说 :“大凡 六‘书 ’之 “结构模式说”、王宁等人的 “部件说”。其基本代表了汉字 中,象形、指事相类,象形实而指事虚。形声、会意相类,形 构形研究的方向,反映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声实而会惫虚。转注则形 、事之别,然立字之始 ,类于形 “六书”之名称,始见于 《周礼 ·地官·保 氏》:“保 氏掌 声,而训释之义与假借为对。假借则一字数用,如行(茎)、 谏五恶而养国子 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曰六乐, 行(杏)、行(杭)、行(杭)。转注则一义数文,借如老者,直 三日五射,四日五御 ,五 日六书,六 日九数。”

文档评论(0)

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