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强迫症的|艋垛特征与血小板五.羟色被l一4年的融访磷究
(pO.05)。
3、随访时现状良好者约41.9%,33.3%一般,现状较差者占24.8%。平均病
程(98.8士79.7)月,延迟治疗时间(症状首次出现到首次就诊专业机构
的时间)为(46.1士63.7)月,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持续病程39例
(333%),发作病程16例(13.7%),波动病程62例(53.0%)。
为药物心理联合治疗。治疗形式持续治疗50例(42.7%),问断治疗65
例(55.6%)。药物治疗以氯丙米嗪和SSRIs为主,心理治疗多为支持性
和动力性心理治疗(47%)。
5、随访时有5例更改为其他诊断(4例精神分裂症,l例适应障碍),96.7%
的患者保持强迫症的诊断。
评分(16.4士8.4)分,比入组时都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O.叭)。
组时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O.05)。根据不同预后、不同临床哑
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治疗方式5。HT浓度改变差异
具有显著性意义。
8、两次MMPI测评剖面图编码模式均呈2.7—4或7.2—4。前后比较,K、Hv、
Hs、Pa因子分明显降低,而Re因子评分则是增加的,均有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因子无显著性变化。
9、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4.7%,其中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率最高
lO、强迫症患者两次DSQ评定,除“反向形成”的使用有明显减少,差异有
显著性意义(t=2.533,p=0.015),其余各因子及各防御方式前后无明显差
异。但按不同预后进行比较,预后良好组的成熟防御因子的变化有显著
性差异(pO.01)。
l1、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sF.36量表中精神健康分(227.63士98.84),
强迫疰的捺涞特征tj妇小板五一羟色睦/一4年的糖涛研究
01)。除PF条目前后相比无明显差
时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
异,其余各条目均差异显著。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的主要因素为HAMD评分。
(51.2%),较差者12例(10.3%)。社会功能与疗效评估、病程形式、
13、以症状分组1.4年间多项指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以预后分组MMPI、
DSQ、SF.36及各临床量表的变化差异显著,而5一HT变化无显著差异。
【结论】
1、强迫症多呈慢性波动病程或持续病程,预后不乐观,足量足疗程的治疗
是非常重要的。
2、强迫症存在5.HT系统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方法5一HT浓度改变差异明显,
但5-HT浓度的变化模式与不同亚型、临床预后之间的确切关系尚需进一
步研究。
3、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是常见的临床现象,这与强迫症的难治性也有
一定关系。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4、强迫症MMPI、DSQ部分因子评分有显著变化,病态人格的改变和成熟
防御机制的使用与预后转归显著相关,验证了心理特征的异常在强迫症
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5、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损,随治疗而有所改善,前后变化显著,与
病态人格和防御机制的变化显著相关,与5.HT浓度的变化无关。
6、强迫动作亚型较强迫思维组和混合组临床严重程度明显,多伴有回避行
为,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最大。
7、根据MMPI聚类分析,对强迫症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可能对强迫症的治
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强迫症随访病程转归预后生活质量
5-羟色胺 MMPI SCID—II
DSQ
强迫娃的临睐特征-qJ/it小摄五.轻色鹱t.4年的醚访研究
andPlasma
A1-4Years ofClinicalCharacters
Follow—upStud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