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节块与抗弯强度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HYPERLINK /文档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YPERLINK /b-f92fda27a8114431b90dd864.html/b-f92fda27a8114431b90dd864.html 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分析 河 南 科 学第18卷 第4期Vol118 No.4                          2000年12月Dec12000HENAN SCIENCE 文章编号:100023918(2000)0420363207 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分析 李立明1, 朱永伟2 (1.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系,河南郑州 450004;2.长沙矿冶研究院冶金材料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12) 摘 要:首先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金刚石表面镀钛处理对抗弯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含金刚石节块的σbb的大致 估计公式;设计了正交试验,研究了诸因素对Cu210Sn基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试样断面。 关键词:抗弯强度;表面镀钛;正交试验设计中图分类号:O613.71   文献标识码:A 评价金刚石锯片胎体性能好坏的指标有很多,抗弯强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应力状态从受拉的一侧来看,基本上与静拉伸时状况相同,裂强度[1]。三点弯曲试验中,试样夹具及加载方式如图1σmax可用式(1)表示。   其中Mmax,, Mmax= (1) 4 2 (2)   W为试样抗弯截面系数, W= 6 (3) (3)中的P为加载负荷,L为夹具间矩,b、  式(2)、h分别为试样宽度和厚度。当所加负荷为P0时,试样 断裂,则抗弯强度σbb可用下式表示: ?Lσbb=2bh2 (4)   StevenW.Webb[2]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量了金刚石 表面镀Cr、Ti后加入Co基胎体后抗弯强度的变化,李晨辉[3]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大量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来分析各种表面镀覆方式对含金刚石的胎体的抗弯强度的影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王秦生在研究烧结工艺对无钴结合剂机械性能的影响时,采用正交设计方式分析 [4] :///b-f92fda27a8114431b90dd864.htmlr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保温压力对σ,并指出,bb的影响 在制造金刚石工具时,并非其机械性能越高越好 ,而是寻求其与金刚石之间一种良好的匹配关系。 1-导柱;2-R5压头;3-试样;4-R5支座 图1 硬质合金的弯曲试验 Fig.1 schematicdiagramforTRStest 1 试样制备及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SMD35/40、40/50、50/60目粒度的金 刚石,其中35/40、40/45及部分50/60的金刚石经表面镀钛处理。制作样品用的金属粉末为-200目的Cu 收稿日期:2000207220 作者简介:李立明(19652),女,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364—河 南 科 学            第18卷第4期 μ的羰基Fe、-10Sn、WC粉及粒度在1~8Ni、Co粉,添加剂A、B分别为某低熔点金属和混合稀土粉末。抗弯强度样品制成40mm×8mm×6mm尺寸,金刚石磨料浓度为32%,先进行金刚石表面镀钛处理对 A、B配方(A以Co为基,加入少量Cu-Sn粉,B以Cu-Sn为基,加入WC及其它合金元素)试样的抗弯强度的影响。A、B配方样品分别在900℃和870℃下烧结,保温压力都为25MPa,烧结时间为80s。 第二步,设计了一个正交试验,考察金刚石粒度、合金成份、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及添加剂等因素对Cu-Sn基节块的抗弯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表L18(2×37)设计实验[5],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le1 Experimentaldesignusingorthogonaltable 试验号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添加剂 A(%)0000000000.550.5金刚石粒度(目) :///b-f92fda27a8114431b90dd864.htmlpar35/4035/4035/4040/4540/4540/4550/6050/6050/6035/4035/4035/40/50/6050/60添加剂 B(%)0.10.300.10.300.10.300.13010.300.10.3WC(%) 025025250025050Fe(%)30102010203020102030101020Ni(%)3020102010302010303020101030烧结 )温度(℃ 760800840840760800760800840760840760800760800保温时间(S) 901201501509012015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