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 HYPERLINK / 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YPERLINK /doc/f00e470f52ea551810a68714.html /doc/f00e470f52ea551810a68714.html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93?
?综述-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黄礼媛贾建平
关键词: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综述文献doi:lO.3969/j.issn.1672-5921.2010.02.009
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o
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aD)。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
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所以,需要提出一个全新
的概念,对VaD概念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因此,VCI应运而生。1血管性痴呆
1.1
VaD的概念及分类
痴呆一词源于拉丁文“demen”,自七世纪起开始使用。Alzheimer于1907年提出了Alzheimer病
(Alzheimerdisease,AD)的概念,认为其主要病理学
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伴
有动脉系统管肇的粥样硬化、内皮增厚和新生血管形成¨]。20世纪60年代末,Blessed等拉J研究认为,痴呆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神经纤维的变性、缠绕以
及老年斑的形成,而血管病变并不是引起痴呆的主
要原因。1974年,Haehinski等po研究发现,多发性
皮质梗死也可以导致痴呆,并由此提出了多发性梗
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的概念。MID主要是由于患者反复发生缺血性脑咀管病,每次留下或多或少的认知障碍症状,终成痴呆。MID的提
出对后来痴呆的分类具有晕要的影响,尤其是《精神
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the
Diagnosticand
StatisticalManualofMentM:///doc/f00e470f52ea551810a68714.htmlar
Disorder¥11I,DSM一Ⅲ)和
第4版(DSM-Ⅳ)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一10)都是
以此作为分类依据的。通过对痴呆病理学改变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MID实际上是VaD的一个
亚型,并根据临床和病理学改变的不同,对血管性痴
呆进行了分类H引,其中包括:①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②皮质下缺血眭血管性痴呆;③重要部位梗死性痴
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宦武医院神经内科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
万方数据
呆;④低灌注性痴呆;⑤出血性痴呆;⑥特殊动脉疾
病所致的痴呆。目前对于小同亚璎痴呆发病率的研
究仍不充分。多数研究表明,小血管性痴呆和皮质下痴呆(由腔隙性脑梗死或皮质下脑白质变性引起
的痴呆)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旧J。
1.2
VaD的诊断标准
目前,VaD的诊断标准主要来源于AD。中华医
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VaD诊断标准为:①符合美国DSM一Ⅳ痴呆诊断标准;②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③既往有卒中发病史;④病程波动,呈阶梯性发展;⑤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⑥Hachinski缺血量表记分i>7分;⑦cT及MRI证实
脑内多发性皮质或皮质下缺血病变。DSM.1V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AD制定的,要求患者必须
有记忆损害,而VaD患者记忆可以相对保留,所以
目前的诊断标准不适用于VaD。根据该诊断标准,
临床上很容易将临床表现相似的VaD和AD相
混淆。
国际上有多个应用广泛的VaD诊断标准,如ICD.10、DSM.IV、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doc/f00e470f52ea551810a68714.html会工作小组提出的
诊断标准、美国加利福尼哑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制订的诊断标准等07。坩J。但这些标准间的差异很大,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相同,主要适用于晚期VaD的诊断。应用上述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时,很容易将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但还未达到痴呆程度的患者漏诊。
而对这部分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有可能减缓甚至
阻止痴呆的发生,对维持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学者于1993年提出了VCI的概念"卜12]。此后,又经过了许多学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得VCI的概念更加具体和全面。目
前,VCI的概念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