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 HYPERLINK / 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YPERLINK /doc/6e34a3dd4afe04a1b071deaf.html /doc/6e34a3dd4afe04a1b071deaf.html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26-心理学动态2000年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胡平孟昭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
摘要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不同年龄
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跨文化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依恋,依恋行为,依恋类型
分类号B844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依恋研究自本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的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本文旨在对第三个发展阶段的进展进行总结。[3][2][1]
1不同年龄儿童依恋的纵向研究
最早的依恋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婴儿的观察。精神分析家认为,儿童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是依赖母亲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这个时期特殊的口唇区刺激的需要;其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依恋行为是由于母亲反复降低儿童的饥饿,儿童习得了第二驱力造成/doc/6e34a3dd4afe04a1b071deaf.html的。然而,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孤儿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仍然表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促使JohnBowlby对依恋开始进行精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综合心本文于1999-09-10收到,修改稿于1999-12-21收到。
第8卷第2期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4]-27-理分析、认知发展、习性学和控制系统等理论的新的依恋理论,这个理论成为以后依恋
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Bowlby认为,儿童的依恋是一个具有目标校正(goal-corrected)策略的行为控制系统,儿童应用/组织观点0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研究发展到现在,这个理论已得到很多的补充。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长期影响。
由于对婴儿期儿童的研究有一套信度和效度很高的测量方法/陌生情境测验0,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婴儿的行为来观察母婴关系的质量。研究表明[7],婴儿期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与母亲和婴儿双方的特点有关。对母亲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8][6][5]表明,母亲的敏感性、合作性和接受度等特点对婴儿依恋关系的影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母亲参与照顾婴儿的质量和态度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婴儿本身的特点,如气质也对依恋有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如规律性和反应阈等气质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母亲与婴儿相互作用的吻合度(goodnessoffit),研究结果[10]表明,安全性最高的母婴依恋关系,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吻合度最高的行为方式。
通过对前学龄期儿童的认知、社会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测验与依恋关系的研究[11],可以发现前学龄/doc/6e34a3dd4afe04a1b0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测试高分辨率ADC 有效位数与新方法.doc
- 一种大动态范围高分辨率与脉冲延迟器设计.doc
- 一种改进型串级调速系统研究与设计.doc
- 一种改进与定时恢复方法.doc
- 一种红细胞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研究.doc
- 一种基于rssi 与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 算法.doc
- 一种基于We 挖掘与图书馆服务推荐模型及其算法研究.doc
- 一种基于软路由与网络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研究与实现.doc
- 一种基于数字技术与多通道频率测量系统[J].doc
- 一种基于双向2DLDA 特征融合与人脸识别方法.doc
- 宜居城市评价与分析――以奎屯市为例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ivale city—Kuitun as an Example 侯梦杰.doc
- 移动电子商务在现代物流中与应用分析.doc
- 移动通信市场——建立共赢与价值链竞争模式.doc
- 遗传编码方式对管网水力模拟准确度与影响分析.doc
- 遗传算法在通用考试系统自动组卷中研究与应用.doc
- 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与净化作用.doc
- 以变易理论实施动态串联电路与教学.doc
- 以病案分析为中心与PBL 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与应用.doc
- 以高效能液相層析儀進行加味逍遙散与指標成分分析研究.doc
- 以化学结构为导向与药物设计与开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