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案分析为中心与PBL 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与应用.docVIP

以病案分析为中心与PBL 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与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崔金环,満娜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摘要:笔者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尝试了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此种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是一种能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较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病案分析;PBL;病原生物学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pattern centered on case analysis in pathogen biology Cui jinhuan,Manna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 ,Henan,Shangqiu,476100)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pathogen biology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the writers used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attern centered on case analysis which achieved outstanding effect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is a preferable pattern in improving abi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udents. [Key words]Case analysis; PBL; pathogen biology 病原生物学是由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成的,它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重要基础课程,但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基础课教学仍是以传统的以教材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再加上病原生物学各论部分内容庞杂、格调近似,若不结合临床实际,只是在教科书上纸上谈兵,学生对这门课程就容易失去兴趣,从而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符合该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近几年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了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以后简称病案教学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采用此种教学法的一节理论课教学过程及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简单的介绍。 1.授课对象及内容 授课对象为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授课内容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典型病案的搜集及病案相关问题的设计 首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搜集适宜课堂教学的典型病案,然后根据大纲要求,精心设计要求学生回答的若干个思考题即病案相关问题。思考题要能覆盖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并突出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典型病案:患者,男性,48岁,6年前有不洁性生活史。乏力、消瘦、低热、腹泻二月余。查体:T37.8 ℃,P82次/分,BP112/72mmHg。舌苔两侧缘有白斑,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腹部皮肤可见大小不一的疱疹。血常规:WBC 4.0×109/L,N70%,L30%,Hb98g/L;尿常规:尿蛋白(++);粪便常规:稀,白细胞2~3个/高倍视野;外周血免疫检查:抗–HIV阳性。? 本节课的病案相关问题:①通过以上描述,请给该患者提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诊断,并说出诊断的依据;②根据你的初步诊断结果,你认为患者是该病唯一的传染源吗?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游泳、蚊虫叮咬、共同用餐及共用厕所、浴室、床单、衣被、办公用具、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能否传播该病原体?③患者舌苔两侧缘的白斑、腹部皮肤上的疱疹与该病有何关系?是如何发生的?④对该病有无有效的疫苗?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该病? 3.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在课前一周即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典型病案及相关的思考题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一周内通过对教材上相关基础知识的自学、查找相关资料及以预先分好的小组(每小组8至10人)为单位对病案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等找到思考题的答案(要求每小组对每一问题给出统一的答案)。 4.课堂教学过程 由教师随机指定任一小组内一位学生回答病案相关的问题,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组外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具体过程如下:教师首先指定第一组1位同学回答第一道思考题,该学生诊断该病为艾滋病,并根据患者的不洁性生活史、临床症状、体检及抗–HIV阳性的化验结果给出了诊断依据。该组另一同学补充道: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是患者抗–HIV阳性。这时,有其他组学生反驳道:仅凭抗–HIV阳性不能确诊病人患有艾滋病,因为用一般方法检测出的抗–HIV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教师顺势引导第一组学生:要确诊患者患有艾滋病,还需做何检查?经过讨论及思考,第一组学生找出了答案:给患者做免疫印迹试验。 接着由第二组学生回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