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水泥强度进行预测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通过分析,针对强度预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大时滞问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误差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式网络,即BP (Back-Propagation) 型网络模型建立,水泥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The 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method
ChaoHui LuoLiang BaiMeili MiYu1
(1. Xi’an HighWay Institu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中图分类号: TU5221 文献标识码:A
水泥强度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其质量,需要尽可能早的预测产品的抗压强度,如果出现数据异常以便及早反馈于生产,减少经济损失。而强度预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大时滞问题。 其特征是影响水泥的理化性能检测值与28d强度值虽然确定,但是至今没有具体的函数表达式将其描述。
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法[1]把水泥强度与各检测值之间的高度非线性关系简化为线性函数关系,忽视了水泥强度复杂的非线性和模糊性,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很不理想。也有研究人员将多元回归预测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2-3]。其基本思想是在水泥成分、影响因素、3d强度与标准养护28d水泥强度的实测值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强度预测。但是如果考虑的因素过多,会使回归分析的计算量过大,适用性和精度也会随之下降仍然难以在水泥生产中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利用新的预测方法进行强度的预测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预测水泥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与多元回归对比分析表明,ANN建模有较高预测精度为水泥生产的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并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环境和低碳生产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试验
设备及材料
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ZS-15型台TYE-6型水泥胶砂抗折试验机TYE-200型水泥胶砂抗压试验机40 mm×40 mm×160 mm水泥专用三联试模水泥水ISO标准砂[]。
将成型的水泥胶砂试块带模放在恒温恒湿养护箱里养护1d,温度20℃,湿度95%。1d后进行脱模,再放进恒温水槽内进行养护,水温为20℃,并对养护到3d和28d的试块分别进行抗压强度(fc)和抗折强度(fl)测试,试验数据见表1。
表1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序号 水泥细度/% 矿渣掺量/% SO3含量/% CaO含量/% 3d fc /MPa 28d fc /MPa 3d f /MPa 28d fl /MPa 1 4.10 11.90 2.33 54.09 28.37 52.33 3.10 7.20 2 3.60 9.80 2.21 54.49 24.74 51.69 3.30 7.70 3 3.90 11.70 2.01 56.13 22.04 49.87 3.40 7.40 4 3.80 9.80 2.25 54.08 23.90 49.69 3.20 8.10 5 3.90 10.60 2.34 53.26 24.55 49.14 3.20 7.70 6 4.30 10.70 2.24 54.45 24.92 50.23 3.50 8.60 7 4.70 12.30 2.25 54.39 24.55 47.68 3.40 8.20 8 4.20 11.60 2.15 54.32 22.51 45.77 3.60 8.30 9 3.90 9.90 2.21 53.53 26.41 49.78 3.60 8.60 10 4.30 10.90 2.16 54.28 25.67 51.51 3.40 7.80 11 3.20 12.40 2.46 54.12 23.62 49.87 3.50 8.40 12 2.80 16.30 2.55 54.23 22.69 49.05 3.30 7.70 13 3.30 17.70 2.06 52.43 22.88 48.69 3.20 8.00 14 3.20 12.20 2.10 53.07 33.02 55.24 3.50 8.50 15 4.00 13.30 2.18 54.49 21.76 48.05 3.30 8.30 2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2.1 BP 模型简介
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