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稽核人員使用決策之分析性的研究.docVIP

獨立稽核人員使用決策之分析性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獨立稽核人員使用決策之分析性研究 郭瑞基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Tel: (02)2311-1531 ext. 3405 Fax: (02)2311-8573 E-mail:grj@mail2.scu.edu.tw 摘要 本研究係探討連續狀態下最適稽核決策的制定,並以超然獨立之稽核人員的使用作為研究重心。在本文模式設定下,研究結果除了顯示稽核人員的稽核品質與經理人員可能蒙受的懲罰金額,對於主理人使用獨立稽核人員決策之影響外,也進一步闡明了使用獨立稽核人員之成本與心力之邊際貢獻參數對於主理人的稽核決策所可能造成之影響。 關鍵詞:獨立稽核人員、稽核決策、連續狀態 An Analysis on Audit Policy Using an Independent Auditor Ruey-Ji Guo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Soochow University Abstract In a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there often exist some agency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ag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gency costs related, the principal can employ some well-designed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induce the agent to do his best or to tell the truth. Among others, audit policy is obviously one of the prominent incentive measures. The paper intends to present a model to examine the audit policy of the principal using an independent auditor under continuous states.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audit policy under continuous states can b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discrete states. Keywords: independent auditor, audit policy, continuous states 一、緒論 在企業普遍採行分權化管理的情形下,存在於組織各階層中主理人與代理人間的代理問題,已成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無法避免而需面對的一項事實。如何在複雜的組織代理結構中,激勵持有私有資訊的自利、理性代理人充分發揮其潛能(或避免其產生懈怠),以達到主理人所期許的績效目標,乃成為主理人在設計與提供代理人適當的獎酬契約時,所需審慎考量的焦點。 有關代理問題的解決或減輕,其實在管理上已存在一些誘因機制可供運用。例如:眾所熟知的「預算制度」,即為解決代理問題的一項重要工具。在適當的獎酬契約設計配合下,預算制度事實上是可以避免「預算惰性」的問題,而促使代理人提報正確的資訊,以供主理人擬定最適的經營策略與營運計劃。此外,另一項重要的誘因機制則為「稽核制度」。在此制度下,主理人亦可透過事後稽核的手段,對代理人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以避免其提供錯誤的資訊或懈怠行為的發生。有鑑於稽核政策方面的研究,在國內並不多見且有其重要性,本文即特別針對此一課題進行分析性研究,以期提供一些理論性的見解。 稽核的功能按其目的之不同,大體上可區分為「財務稽核」與「作業稽核」兩大類。「財務稽核」主要係側重於企業對外財務報告之稽核,其目的在於提供客觀、可靠的財務資訊給企業外部人士所使用。這類的稽核需由超然獨立的稽核人員執行之,是以經檢定合格的會計師通常即為執行此類稽核的最適人選。財務報告在經由會計師查核簽證後,始可提供允當表達的財務資訊給企業外部使用者,以協助其擬定相關的投資與授信等決策。 至於「作業稽核」又可稱為「管理稽核」或「績效稽核」。其目的在於透過對代理人所執行業務的稽核,以取得其所持有關於生產力(或自然)狀態的資訊,或瞭解其實際所投入心力的程度,以作為主理人對代理人獎懲的依據,進而達到提升經營效率的目的。其中,有關公司資產的保管安全與有效運用,亦可作為稽核的重點。此類稽核活動除可由公司內部派遣稽核人員執行外,亦可從公司外部委託專業組織(如:管理顧問公司)執行之。本文的研究即著眼於這方面稽核政策的分析。 有關稽核政策的分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