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pdfVIP

雷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竹林培育与生态保护 雷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李桂香 ,陈亚立,吴长飞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江西 .南昌 330038 ) 摘要:江西省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从浙江引种雷竹,21 世纪初贵溪、万年等县(市)竹农开始对雷竹林进行覆盖栽培,并 具有一定的栽培规模,但目前江西省对雷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当不足。通过在贵溪市雷溪乡设立雷竹 “覆盖技术”试验示范点,根据所设样地立竹调查、鲜笋产量调查与分析,以“砻糠、稻草”为主要原料的雷竹早出高产覆盖 技术,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能有效地调控雷竹出笋季节,极大提高雷竹经济效益。但连续覆盖易引起雷竹林早衰,因 此要正确处理好挖笋与养竹的关系,建议母竹留养采用 5 年 1 个周期,实行 3 年覆盖,2 年休闲的方法留养母竹。 关键词:雷竹 覆盖栽培 研究 应用 雷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早竹之变型。雷竹为优良的笋用竹种,其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 味美可口,富含营养,是一种能提供较多蛋白能的森林蔬菜和健美食品。雷竹具有出笋最早,笋期长, 个体粗壮,壳薄肉厚,笋味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等独特的优点,深受人们喜爱。江 西省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从浙江引种,在新余、庐山、铜鼓、景德镇、南昌等地的种竹园均有引种栽培, 21 世纪初贵溪、万年等县(市)竹农开始对雷竹林进行覆盖栽培,并在上饶市的万年、德兴、弋阳,鹰 潭市贵溪等县(市)具有一定的栽培规模。但目前江西省对雷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当 不足,我们在贵溪市雷溪乡设立雷竹“覆盖技术”试验示范点,旨在通过该技术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对 江西省雷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试验区域概况 贵溪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居信江中游,地跨东经 116°55′21″-117°28′36″,北纬 27°50′53″-28°37′33″, 东西宽 46km,南北长约 86km。东接弋阳,铅山,南邻资溪、光泽,西与金溪、余江、月湖交界,北连万 年、弋阳接壤。全市土地面积 2305.2km2 。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 贵溪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成土母岩主要为花 岗岩、千枚岩、红砂岩及第四纪红壤土等。适合雷竹生长。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贵溪市雷溪乡,坡度 5 度以下,为红壤土。面积 100 亩,竹龄 1—4 年生,平均立竹度 1074 株/亩。试验前情况: 2001 年开始覆盖,近五年,2006 年、2007 年休闲 2 年,2008—2009 年已连 续覆盖 2 年,2008 年、2009 年覆盖亩产分别 1150kg,1600kg,2010 年 3 月因气温回升快,部分林地没有 及时去除覆盖物。该试验地立地条件较好,中等经营水平。 本试验于 2010 年 11 月 11 日开始覆盖,1 个星期全面覆盖完成,面积 12 亩。覆盖前 10—15 天,开 始松土施肥,每亩施复合肥 200 斤后,再进行覆盖。覆盖前林地浇透水,施鸡粪每亩 200 斤,再盖稻草 7—8cm,用量每亩400—500kg 。浇湿稻草,最后盖谷壳 18—20cm,用量 8—9 吨/亩,整实、整平。覆 盖厚度 28—30cm 。 2.2 鲜笋采收 采收时间:覆盖后 20 天左右,有竹笋即将露出覆盖物时,开始采收。采收方法:扒开覆盖物,用 特制的工具笋铲从笋基部一铲切断,整笋挖起。做到勤挖,挖笋人员要先培训后上岗,在挖笋过程中注 作者简介:李桂香,女,学士学位,教授级高工,从事竹类研究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0791-5269609 ,5269602 , lgx200364@ 中央财政跨区域项目“笋竹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合同编号:[ 2010 ]TK28 号 210 第二部分 竹林培育与生态保护 意不损伤竹鞭,保持竹笋完整、新鲜,及时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本试验于 2011 年 3 月 20 日后,开始留笋养竹,陆续扒开覆盖物,至3 月 31 日使竹园处于自然 出笋状态。 2.3 调查、观察和记载内容 2.3.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