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展望
陈厚群
陈厚群.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缎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干水工结构振动研究.对我国木工抗震做出T许多开创
性的工作.获国家缎、省部缓科技进步奖29硬.
1研究的工程背景和历程
我国人均水资源极为短缺且时空分布义根不均匀。通过水库』=9I等水工程建设.尽可能
调节利用汛期洪水对抗早防洪都有重大意义。袅国的水能资源又能居世界之首。水电作为可
再生清洁能瓣,往我国进入幸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对改善我凹以煤电为主的二次能源结构、
减轻煤屯造成的巨大环境影响发资源和运输紧张,起到尤nf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充分
重视生态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进行水库人坝建设是切合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所
急需。特别是我国火汀大河的源头和水能资源集中在两部高I【I崇岭的陡峻河谷中,地形地质
籍什适宜于修建移强淹地相对较少而调节性能好的高坝大库。在高坝建设中,目前咀混凝土
坝为多。特别足我国西部在建和近期拟建的2C0~300m缎的岛坝,绝大部分取拱坝方案。
我国太陆位丁世界两大地震活动惜之间,足一个多地震圆家.址牲抖上地震炎害最为严重的
国家。l仃州部地区是我回丰要地震区,地震的强魔霜f发震额度都很高.近代我同82%的强
震都发生在该地区。修建于浚地区的太坝设计地震加速度(d。)酃很高.地震往往成为设计
3089),溪洛渡(H=273m,ag=03219),白鹤滩
(H=178n、as,=0239).小湾(H=292m,4f0
这些T程都是高拱址。因此,水工混凝土结构中的大坝的抗震安全一直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
一p的一个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向题,当前特别足对商拱坝的抗震安全,尤为追切。
在新中凼建国初期.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主要沿袭美厨和前荔联采用的“拟静力
法”。1959年广东新丰扛丈萆哐蓄水后频发地震,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当时在黄文}{I}富院长倡
导下,中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以F简称中国水科院在结构村料研究所组建r抗震研究组,开
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R(9051riOt7)
柏3
始了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的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后1978年与土工研究所有关抗震和爆
破专业合并成立抗震防护研究所,1997年该所解散,成立了专从事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
究的“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研究队伍由当时抗震组的不足10人发展到至今的20人左右。
近50年来,从新丰江大坝抗震加固开始,中国水科院先后承担了我国各个重大工程的
水工混凝土结构、特别大坝的抗震科研任务,主持和负责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员会重大计划项目及部级的重点项目。主动积极地在我国邢台、海城、唐山等各次
大地震中,及时赶赴现场,对水工建筑物的震害进行考察调研。在对工程抗震的研究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包括水库地震和场址地震动输入、各类水工混凝士结构、主要是大坝的动力分析
和模犁试验、现场测振和强震观测、到混凝土材料动态特性等一整套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
负责主编及修订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包括国内首台大型三向六自由度
地震模拟振动台、微机群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和筹建中的大型全级配混凝土动态试验机等
设备的较先进完整的研究基地;培育了众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成长了一
个以中青年为中坚的较稳定团结的科研群体。研究成果在工程中被普遍应用,先后获得国家
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第一次全幽科技大会先进集体、建设部颁发的全国抗震部
工作先进单位,近期由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具有中国地震局颁发的甲级“建设T程地震安全
性评价许可证书”。广泛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协作活动,包括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连续
支持的、与国际知名学者RayW.Clough共同就拱坝抗震进行的长达20年的中美合作研究。
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本文作者在这些会上多次作特邀和主题报告,连续作为国际大坝委
员会有关抗震的专委会成员近30年,近年来被选为专委会副主席迄今,参与主持和组织了
首次在我国举办的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中为期一天的“大坝抗震”专门分会的工
作。’J这些使我院抗震研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