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研究1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酶活性的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院 园林092 顾春健 摘要:为选育月季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月季抗黑斑病品种月亮花、日晖和感病品种洛神、金石竹、茶香为材料,研究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与月季抗黑斑病的关系。正常叶片中,抗病品种的3种酶活性均比感病品种高,同一品种嫩叶的酶活性高于老叶。月季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茶香的上升幅度大于其他感病品种。与老叶相比,感病后病叶的SOD、POD、PPO 分别上升49.83%,280.00%和700.00%。月季抗黑斑病与正常叶片中SOD、POD、PPO的活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月季;抗病性;酶活性 1 月季黑斑病介绍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国内普遍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在南方和北方等地均发病较重,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四五月和夏末八九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除侵染月季、玫瑰外,此病还为害蔷薇、金樱子、刺梨、黄刺玫等。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大约为4毫米至12毫米左右,边缘呈纤毛状,以后逐渐发展成黑褐色连片病斑,病斑边缘有黄晕,呈放射状,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蔷薇盘二孢菌,是子囊菌亚门双壳孢菌,子囊盘上有包被,子囊孢子双孢。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露、洒水或昆虫传播为害。在广州地区,病害以无性方式完成其周年侵染循环,无明显越冬期。在广州以南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带4月中下旬进入发病期,夏季高温高湿对月季、玫瑰生长不利,植株处于“度夏”期,病情亦相对缓和。湿度比温度对病害影响更大,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空气湿度大,多雨、多露(雾)保护地内通风不良,容易发病,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其是梅雨季节、台风暴雨多的年份、夏季病害加重,加重发病蔓延。多雨、多雾、多露水重发病,在广州地区4至5月发病,5月中旬和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9月病情有所下降。发病的适温在20至25左右,湿度在90%以上时发病较重,30以上不利此病发生。各地发病始期,末期因各地气候而异。如在潮湿多雨天气,叶片孢子6小时可萌发侵入,潜育期7 至10天。特别田间渍水,养护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况下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差异大。但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当田间、园圃发病较重。 4.2.2 感病后 PPO 活性变化。由表2可得,不同品种感病后PPO 活性均上升,茶香上升280.00% ,仍然是上升幅度最大的,抗病品种月亮花上升幅度最小,仅 6.63%。 表二 5个月季品种感病后 SOD、POD、PPO活性变化 4.2.3 感病后POD活性变化。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感病后POD活性除日晖下降60.46%外,其他品种活性均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还是感病的茶香,上升700.00%。 5 讨论 5.1 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 不同品种之间SOD活性有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月亮花嫩叶的活性最高达83.90unit/g。感病品种茶香嫩叶的酶活性最低39.83 unit/g。其他3个品种之间的差别不大,同一品种嫩叶的SOD活性均比老叶强。这可能是月亮花抗病性强及嫩叶发病率大大低于老叶的原因之一。栽培中发现:同一地段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抗病性强的月亮花发病很轻,而感病品种茶香发病严重,到6月上旬叶片全部脱落。从3种酶活性看,月亮花最强,茶香最弱,嫩叶同老叶相比,多数品种的嫩叶酶活性均高于老叶,而黑斑病主要发生在老叶上,这些现象说明,3种酶活性与抗病性有密切关系。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不同病害起作用的因素可能不同,但该试验表明:月季抗黑斑病与SOD、POD、PPO活性正相关是肯定的。 5.2 感病后酶活性变化幅度与抗病性的关系 从感病后酶活性变化来看, 抗病品种上升的幅度小, 感病品种上升幅度大, 高度感病的茶香病感后 SOD、POD、PPO 上升幅度均是最大的,这绝非偶然。抗病品种酶活性很高, 足以消除病原菌侵染带来的影响, 故上升幅度小,而感病品种刚好相反, 感病后, 必须大幅度提高酶活性才能抵抗病原物带来的影响, 这是长期进化途中形成的特性。有人认为感病后酶活性上升幅度大是抗病品种的特性,这一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只有正常叶片中酶活性高才能说其抗病性强。 参考文献: [1]孔凡明,许志刚.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与体内酶活性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1, 25(3):217- 223. [2]王雅平,吴兆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