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海洋与生命》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海洋与生命 (内部学习参考资料,请勿外传,谢谢!) 本课程以观看相关题材的科教纪录片为主要教学方式,形象地介绍了地球、海洋与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前 言 地球是上亿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诞生于 45 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 10 亿年内的海洋中。 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 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从生命诞生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 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 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太阳和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离开海洋登上 陆地的生物。 地球的物理特性及其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 计将在 15 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1 第一章 地球的起源 一、宇宙大爆炸与物质来源 宇宙诞生之初, 即在“大爆炸”的早期, 只有两种物质: 氢和氦。 早期的宇宙物质呈无数个旋转气云团分布, 其中一个气云团是银河系。旋转的气云 从团状演变成带旋臂的盘状, 就是今天银河系的形状。旋臂的产生使盘状物质的密度产 生了差异。在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方产生了第一代大质量(相当于太阳十倍以上)的恒星, 开始了元素的聚变过程。 恒星中的氢(氕 1、氘 2、氚 3)聚变为氦 (4), 氦聚变为碳 (12), 碳原子聚合为镁 (24)、钠(23)、氖(20)和氧(16)等, 氧原子聚变生成硫(32)和磷(31)等。核聚变过程中 氘(2)与碳的核聚变形成了氮 (14)。元素越来越重,一直到聚变成铁(56),由于行星内 部能量已经无法让铁进一步聚变,所以一般行星都是铁核的。 2 恒星内部的聚变按照如下温度条件和顺序进行:一千万度时,氢聚变为氦,聚变过 程需要进行几十亿到几百亿年。反应逐渐停止后恒星开始收缩,使温度上升,一亿度时, 氦聚变为碳,聚变过程需要几百到几千万年,此后碳聚变为氮,氮聚变为氧……,直到 聚变为硅(28),到 20 亿度时,硅开始聚变,并引发成百上千种核反应,最终聚变为铁。 凡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都有质量亏损。核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的 质量亏损是不同的,所以各种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不同。铁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 量最小,所以铁是所有元素中最稳定的,它若转化为其它元素就必须要吸热。如在超新 星爆炸过程中,才有足够的能量使铁原子发生聚变。 超新星内的铁原子在超新星核心中受到巨大的压力,内部原子紧紧压在一起,一些 恒星在耗尽自身后由于内部压力而爆开,此时的高温高压使铁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以进行 聚变,形成了更重的元素。其外壳物质以巨大的速度抛向太空。宇宙中不再是单一的氢、 氦气云物质, 增加了许多重原子核的宇宙尘埃。 宇宙诞生 150 亿年,在 100 亿年的时间里,银河系诞生了多代无数大质量的短命恒 星。在上一代恒星(超新星)爆发的基础上,为 50 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 3 二、太阳系的形成 大约在距今 50 亿年前, 太阳系只是银河系某一旋臂边缘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一个 圆盘。圆盘随银河系旋转, 同时也在自转。 受离心力的影响,圆盘中的重原子尘埃被分离到边缘。圆盘中间部位 70%是气态氢 物质,30%是氦和重原子核尘埃。中间部位的质量占整个圆盘质量的 90% 以上。 在引力作用下, 圆盘中间部位的物质开始聚合, 形成最初的原始太阳(或者叫气 球)。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 核聚变开始, 形成了可以稳定发光 100 亿年的太阳。 太阳主要由氢构成,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产生收缩效应,使太阳中心区域的平均密 度高达 150 吨/立方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