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库--个体化医学的基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样本库--个体化医学的基础.pdf

《转化医学杂志》2014年4月 第3卷 第2期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ournal,Vol.3 No.2,Apr2014 ·69 · 生物样本库———个体化医学的基础 赵晓航,钱阳明   [摘要]第四届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The 4th SinoAmerican Symposium on Clinical and Transla — tional Medicime)于2013年6月22 23 日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期间,就生物样本库建立与个体化医学的研 究进展对来自美国的Vicki SeyfertMargolis博士和TrangGisler女士进行了专题访谈。综合新世纪转化医学中 生物样本库建设与个体化医学的关系,就新世纪医学发展方向、建高质量特色样本库、生物标志发现与验证、 产业化加速转化研究等方面逐一阐述。 [关键词]个体化医学;生物样本库;生物标志物;精确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097(2014)02006906 doi:103969/jissn20953097201402002 Biobankthe foundation ofpersonalized medicine ZHAOXiaohang,QIAN Yangming (Navy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In the 4th SinoAmerican Symposium on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we have talked about biobank found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n personalized medicine with two experts Dr.Vicki SeyfertMargolis and Ms.Trang Gisler who came from US Food and Drug Ad ministrat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bank foundation and persona lized medicine inthe newcentury.Forfuture directionintranslationalresearch,buildingthe specific high quality biobank,biomarker discovery and validation,and industrial acceleration are also reviewed. [Key words]Personalized medicine;Biobank;Biomarker;Precision medicine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新世纪的医学正在发生 传统的疾病诊治模式主要是基于疾病晚期或终 许多变革,一种新型的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模式——— 末阶段的临床症状,而忽视临床前疾病的生物学表 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正悄然兴起。 型和危险因素,患者就医时多为病程的中晚期,难以 做到早期诊断;对疾病的定义和描述多以临床症状 1 新世纪医学发展方向 为主,尤其是那些多种疾病共有的临床症状,缺乏对 近20年来生命科学高通量技术、计算机数据分 疾病分子机制的区别;治疗多以简单的方式治疗多 析和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使科学家对人体各个系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